文|大 何
這兩天刷到個熱搜,日本要收 “單身稅” 了,還直接沖第一了。
說實話,看到這個新聞時候恍惚了一下。
這事兒不算新鮮啊,2024 年日本就放出風要搞,真實施也得到明年 4 月,怎么突然就飄到咱們國內熱搜上了?
這操作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但又隱隱覺得眼熟,該不會是想看看咱們的反應吧?
這稅名義上叫 “兒童育兒支援金”,聽著挺好聽。
具體是說,從 2026 年 4 月開始,通過醫保向所有人收,一年大概 2400 到 12000 日元,換算成人民幣也就 120 到 600 塊,說是要補貼養孩子的家庭。
網上好多人說這是誤讀,因為它不是專門盯著未婚或者沒生孩子的人收 ,所以不能叫單身稅—— 這說法倒跟日本官方的調子對上了。
但是日本那邊最開始他們的確是想只收 20 歲以上、沒孩子、年收入超 200 萬日元的人(在日本的外國人也包括在內),每個月 200 到 1000 日元。哪怕結了婚沒生孩子,照樣得交。
只是反對的人太多了,2025年就改了,變成所有加入日本健康保險或者國民健康保險的人都得交 —— 不管你單身、結婚沒孩子,還是結婚有孩子,都跑不了,說是為了擴大生育補貼。
可話雖這么說,補貼卻只給有孩子的家庭啊。
說白了,這不還是針對單身和沒孩子的嗎?
而且這錢一年比一年多,2026 年每月 200 到 1000 日元,到 2028 年就漲到 350 到 1650 日元了。
收上來的錢最后都給了有孩子的家庭,一個孩子從生下來到 18 歲,累計能領 352 萬日元,差不多人民幣 17.5萬。
為啥搞這政策?
還不是因為日本生育率太低了 。
日本2024年新生兒數量跌破70萬,生育率降至1.15,創1899年以來新低。
有機構預測,若持續低迷,2070年日本人口將從1.2億銳減至8700萬,勞動力短缺將導致社保體系崩潰。
有兩下子,但和我們比起來還有點差距。
冷知識中國2024的生育率是1.02。
這個政策對生育會有什么刺激作用嘛?
個人不太看好。
因為不管這么說,日本收這個單身稅,相比于養育成本是相當低的。
這點單身稅才多少錢,一個孩子從生到養到大要多少錢?
只要小學畢業都能算的過來。
按照《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4版》,0-17歲城鎮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為66.7萬元;
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城鎮家庭分別為93.6萬元和101萬元;
農村也不算便宜哦,一孩0-17歲成本36.5萬元;
全國的平均值是 53.8 萬元。(這是只算到17歲的,如果算到本科畢業那就是68萬)
養育成本的國際比較,把一個孩子撫養到剛年滿18歲所花的成本相對于人均GDP的倍數,
澳大利亞是2.08倍,法國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國是3.64倍,美國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國是6.3倍,幾乎是全球最高的,僅次于韓國。
所以日本收這個稅,與其說是刺激生娃,不如說是給財政減輕點壓力,把收來的錢再投到生育補貼里,比如給生孩子的家庭發錢。
但是它傳遞的信號非常明確:單身,不再是中性的個人選擇,而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代名詞。
從邏輯上看,它是一種“將婚姻與生育義務化、道德化”的治理方式。
它試圖通過外部懲罰機制,改變個體的生活選擇。
但還是那句話:如果生孩子是社會的責任,那社會就得擔起責任;如果是個人選擇,那社會就得尊重。
雖然安倍晉三這人不怎么招人待見,但他說過一句話我覺得有點道理:
- “生不生孩子要交給他們本人選擇,我們要為愿意生孩子的人創造適合生育的社會環境?!?/strong>
說到底,核心問題就是:生育到底是權利還是義務?
政府大概是想往義務上靠。要是義務,那我懲罰你就行,比如收稅;
可要是不算義務,還想讓人干,那總得給點實在好處吧?
可哪有政府愿意輕易多花錢呢?
懲罰多簡單直接,所以這類帶點歧視性的稅收政策就容易冒出來。
咱們國內其實也有類似的,比如個稅里的子女教育、嬰幼兒照護扣除,其實就是給生孩子的家庭減稅(收入沒達到扣除標準的就享受不到了)。
還有五險一金里的生育保險,繳費比例 0.5% 到 1%,但只有生孩子的人能享受到,領個兩三萬的生育津貼 —— 這其實也算一種變相的 “單身稅” 吧?
拿上面的數據算算,日本 2026 年的 “單身稅” 也就占平均收入的 0.12% 左右,其實不算高。
可再看看兩邊的生育福利,就忍不住想:這錢到底花到哪兒去了?
或許還是那個問題,未來的事情留給未來,期待一手后人的智慧。
可要是后人的智慧就是沒有后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