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里的景象讓不少觀眾直呼“看不懂”!一邊是《名偵探柯南》這樣的動畫片場場爆滿,連小眾的F1賽車紀錄片都看得人熱血沸騰;另一邊,投資數億、明星云集的國產大片卻門可羅雀,甚至出現了上映第二天票房就跌到二十多萬的慘劇。
現象一:進口片成“香餑餑”
- 《名偵探柯南》殺瘋了:不再是粉絲自嗨,這次真破圈了!影院里多了不少新面孔,大家討論的都是劇情和推理。票房一路高歌猛進,眼看著就要打破這個系列在國內的紀錄。觀眾用行動證明:好故事,不分國籍。
- 《F1:狂飆飛車》意外黑馬:很多人可能連F1規則都不太懂,但這部片子硬是靠震撼的視聽和緊張刺激的節奏,把觀眾牢牢按在座位上。它證明了:只要拍得夠精彩,冷門題材也能點燃熱情。
- 觀眾心聲:“看著過癮!” “沒想到紀錄片也能這么刺激!” —— 這倆片子的成功,說白了就是質量過硬,看得值回票價
現象二:國產大片集體“撲街”
- 《醬園弄懸案》:大制作,小水花?號稱投資幾個億,請了一堆大明星,結果呢?上映沒幾天,影院排片不少,但買票的人卻不多(排片票房倒掛)。觀眾反饋平平,遠沒達到預期熱度。錢花哪了?故事講好了嗎?
- 《人生會議》:慘不忍睹的典型!這片子簡直成了反面教材。投資不小,明星也有(肖央、娜扎等),結果上映第二天票房就跌到二十萬出頭,總票房才幾百萬,血虧已成定局。更諷刺的是,這片子之前還因為怕競爭撤過檔,看別人不行了又跑回來上映… 這操作,觀眾都看笑了。
- 觀眾吐槽:“劇情bug多到看不下去!” “感覺被明星陣容騙了…” —— 透露出的是對質量失望信任缺失
為什么觀眾寧愿看動畫片、紀錄片,也不捧場國產大片了?問題出在哪?
- 質量!質量!還是質量!觀眾真的受夠了敷衍。像《人生會議》,改編經典都能改得邏輯混亂、漏洞百出,女主角像個擺設。制作方自己都沒信心,撤檔又復映的鬧劇,更顯得心虛。爛片還想圈錢?觀眾不傻,錢包捂緊了
- 明星招牌“失靈”了!過去認明星,現在觀眾更認故事。肖央就是個活例子,從《誤殺》系列的高口碑高票房,到今年幾部新片接連慘淡(包括這部慘到家的《人生會議》),問題在哪?高產不等于高質。頻繁接拍質量參差不齊的作品,再亮的“金字招牌”也會被砸掉。觀眾對明星的信任,經不起一再消耗。
- 觀眾“用錢包投票”的時代來了!別再怪觀眾不進影院了!《柯南》能破圈,《F1》能成黑馬,說明市場在,觀眾熱情也在。只是大家越來越精明,信息透明,口碑為王。宣傳吹得天花亂墜,不如片子本身過硬。觀眾的選擇很簡單:好片子,我花錢看;爛片?拜拜了您嘞!
在我看來,這個暑期檔的“冰火兩重天”,是給國產電影行業的一記響亮耳光!它殘酷地揭示了一個事實:靠明星堆砌、靠營銷轟炸、靠投機取巧(比如撤檔)的時代過去了!觀眾的口味在提升,耐心在減少。進口片的成功不是因為它們天生高貴,而是因為它們(至少這幾部)尊重了觀眾,用心講好了故事,提供了合格的娛樂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