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餅雞蛋正從街頭消失。 曾經滿街飄香的早點攤,如今難覓蹤影。
清晨胡同口的煙火氣,變成了記憶里的畫面。 老天津人說起大餅雞蛋,眼里都閃著光。 那軟乎的餅皮裹著噴香的炒蛋,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現在想吃口地道的,得鉆老社區找老師傅。
有家夫妻店堅持做了十年,每天清早支攤。 老板娘和面有絕活——溫水揉面,餅更軟和。
老板負責炒蛋,火候拿捏得剛剛好。
切開熱乎的餅,夾上金黃蛋碎,再抹點醬。 簡單組合卻讓人念念不忘,秘訣全在手上功夫。
西北角早市依舊熱鬧,但大餅雞蛋攤少了。 年輕人更愛新式煎餅,老手藝面臨失傳。 有位老師傅嘆氣:現在愿意學的徒弟太少了。
做餅要凌晨三點起床,年輕人吃不了這個苦。
物價上漲也是難題,雞蛋面粉都在漲價。
五塊錢一套的早點,利潤薄得像張紙。
有食客專程從北京趕來,就為這口老味道。
他說現在商場里的連鎖店,做不出這個感覺。
但城市改造讓很多攤點沒了立足之地。 干凈整齊的街道,容不下冒著熱氣的推車。
衛津路的老店還在堅守,成了活化石。
第三代傳人猶豫要不要繼續,生意確實難做。 有美食博主建議申遺,說這是城市名片。
可老師傅們更關心明天用什么價買雞蛋。 米面餅夾蛋的攤位,去年徹底消失了。 老顧客找了半個月,最后收到歇業的消息。
有人說這是時代的選擇,總要淘汰舊事物。
但那些蹲在路邊吃早點的笑聲,確實淡了。 城市在變,味道在變,記憶也在褪色。
或許某天清晨,你會突然想起那個味道。
那時才會發現,消失的不只是大餅雞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