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美食與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承載著一座城市、一個地區的文化記憶與情感溫度。7月4日,2025大眾點評“必吃榜”頒獎盛典·深圳站活動順利舉行,來自廣東省、海南省、福建省的278家上榜商戶到場領獎。
2025大眾點評“必吃榜”頒獎盛典·深圳站成功舉辦。(攝影:陳希)
據悉,在6月25日正式揭曉的2025大眾點評“必吃榜”上,廣東省上榜商戶數達396家,為全國上榜商戶數第一省份,深圳、廣州、東莞、佛山、汕頭為上榜商戶數TOP5城市。揭陽、陽江兩座味蕾小城首次發榜,分別有9家、5家市井美食商戶上榜。
全省上榜商戶中,煙火小店占比超70%、10年以上老店占比近35%、首次上榜商戶數占比近55%,榜單“發現感”進一步提升。更多城市特色餐廳上榜,占比近55%,其中超半數為首次上榜商戶,廣州竹園竹升面(西關總店)、深圳好好味面家(桃園店)、揭陽東興生魚粥、陽江銳記美食店等地道餐廳新上榜,“煙火氣”“本地特色”“鮮烹現制”成為榜單關鍵詞。
廣州上榜商戶數達83家,為全國上榜餐廳數量排名第六的城市,天河區上榜商戶數均躋身全國前TOP15行政區,北京路商業區商圈上榜商戶數為全國第三商圈。廣州上榜餐廳中,有57家為扎根街頭巷尾的煙火小店,占比近70%;37家為10年以上老店,占比近45%;首次上榜商戶占比達47%。更多城市特色餐廳上榜,占比接近55%,其中超四成為新上榜,竹園竹升面(西關總店)、潮州喜記牛肉店(濱海半島店)、麗記飯店·經典粵菜(客村店)等市井地道風味新上榜,“煙火氣”“本地特色”“現烹鮮制”成為榜單關鍵詞。
巷弄飄香守匠心 地道老味“吃”上榜
“過去一年,我們發現用戶變得更會找、更會吃,也更會寫了?!贝蟊婞c評“必吃榜”負責人安添蕾介紹,“大眾愿意花更多時間走進街巷,探索最地道的味道,并分享真實體驗。用戶常用‘從小吃到大’‘十年守一味’‘堅守煙火氣’等來評價此類餐廳超出預期。”
食客們“地道味道”的執著,在粵、瓊、閩三地尤為顯著,那些藏在老街巷弄里的小店、守著手藝幾十年的老店,成了食客們爭相探訪的對象,承載著一代代人的市井記憶。
廣州西關明記腸粉是有20年歷史的本地老店,這一代的接班人陳靜儀畢業后本不想再做回這一行,卻在天河做白領時漸漸感受到人們對家鄉美食的難忘與眷戀,這時候才深刻體會到父親起早貪黑研磨米漿對街坊食客的意義,終于在父親決定退休的時候接過傳承,繼續守護荔灣腸粉細膩爽滑的地道口味,更在2025年首次登上大眾點評“必吃榜”。
類似的還有廣州梁新記小食店。這家扎根本地二十八年的老店,從開店起便拒絕三方配送食材,老師傅們至今仍堅持每天早上到佛山南海食材批發市場親自挑選食材,“配送的品質把控不了。”老板張瀚菁介紹說,“現烹鮮飪”就是這家社區老店的樸素絕招,“凌晨四點我們就開始泡米熬粥,準備鋪腸粉所用的米漿。拉腸師傅做了二十多年,薄厚全憑手感?!?/p>
這份手藝沉淀出的味道,是本地食客“家的溫度”,更是外地游客感受城市文化的窗口。正是這份對餐飲本心固執的堅持,讓老店穿越時間周期,收獲長久的口碑和流量,被大眾“吃”上了“必吃榜”。
廣州南沙輝記燒雞,用自帶果香味的荔枝木熏烤出來的本地肥雞, 皮脆肉嫩、香氣四溢,早已在地方小有名氣。而在今年6月首次登上必吃榜之后,老板陳文輝說,現在客流量起碼是上榜前的兩倍以上,店里每一天都是座無虛席,周六日更是大排長龍,還有客人專門驅車3小時過來品嘗。
陳文輝說,這讓他興奮之余也有壓力倍增的感覺,“會更加認真地做好每只燒雞,不想讓遠道而來的客人認為‘名不符實’,也會努力嘗試開發一些新菜式。比如今年荔枝豐收,我們就開發了一些荔枝入饌的新菜式,讓客人覺得不虛此行。”
大眾點評“必吃榜”負責人安添蕾。(攝影:陳希)
尋味升騰煙火氣,必吃榜成城市美食金名片
美團研究院研究員朱戈在頒獎典禮上分享,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粵、瓊、閩三省異地用戶餐飲訂單增速高于大盤增速,成為推動區域餐飲規模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其中,粵菜、海南菜等本地菜系在異地用戶訂單中占比較高,本地特色風味成為“味蕾游”的首要選擇。
美團研究院研究員朱戈。(攝影:陳希)
上述趨勢下,更多“城市特色商戶”在今年粵、瓊、閩三省榜單上冒頭,占比近55%,2025年“必吃榜”正進一步成為消費者全面真實可靠的“美食之旅向導”,滿足不斷上升的異地尋味需求。深圳好好味面家(桃園店)、廈門友生風味小吃、??跂|記清補涼........依托極具本地風味的上榜商戶,榜單作為一張“城市美食名片”,成為三省特色多元美食文化的縮影。
“最動人的美食故事藏在升騰的煙火氣里,最值得信賴的推薦,來自上億食客的真實體驗?!泵缊F高級副總裁李樹斌表示,用戶消費決策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發現”,大眾點評用戶過去一年主動搜索美食達78億人次,平臺累計有3.63億條真實評價,幫助數億人次找到心儀的美食和目的地。
而九年來始終嚴守“真實”,堅持萬里挑一、無“人為提名”、基于用戶評價評選的“必吃榜”,正進一步成為用戶全面真實可靠的“美食之旅向導”,帶領大眾以美食為媒,探尋一座城市的文化與氣質。
一張9億人“吃”出來的國民美食榜單,對各地促進餐飲行業發展、弘揚城市美食文化更具有重要意義。專家表示,“必吃榜”的實踐,是平臺企業助力消費擴容的一個縮影。市井小店構成了城市消費的“毛細血管”,卻長期面臨流量分散、數字化能力薄弱等困境。而平臺企業通過數字化賦能,將這些散落的“煙火”串聯成網,讓市井消費從“本地私藏”變為“全國共享”。
據悉,7月,大眾點評將啟動第三屆“必吃節”,投入億萬級營銷資源,覆蓋所有發榜城市,推動榜單榮譽轉化為城市消費新動能。后續,“必吃榜”還將陸續在沈陽、重慶、西安舉辦三場分會場頒獎盛典,增強各地上榜商戶榮譽感。“有商戶朋友問為什么今年各地都舉辦了頒獎典禮,我們說,是為了更多深巷里的地道小店可以登臺領獎,讓每一味匠心可以閃閃發光。”安添蕾表示。同時,大眾點評也將依托分會場頒獎典禮,積極與各地政府取得聯系,以美食為支點,撬動消費擴容、文化傳承與創新。
“‘用真實點亮美好生活’道出了大眾點評成立22年來不變的初心?!泵缊F高級副總裁李樹斌表示,“我們將堅持用真實反饋,幫助用戶找到值得信賴的好去處,也讓每一家用心經營的餐廳被更多用戶發現,讓中國美食文化在這片充滿煙火氣的土地上傳承與發揚。這也是我們公司的使命: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p>
采寫:新快報記者 鄭志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