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凌晨4點04分,小暑踩著夜色來了。老輩人說“夜晚小暑熱死牛”,這回怕是要應驗了。農歷六月十三的小暑,正處月中,農諺說“月中小暑風調雨順”。
可“熱”和“順”咋平衡?
咱莊稼人得心里有數。早稻灌漿、玉米抽雄、棉花結鈴,都等著好天氣呢。
25℃以上高溫,花粉活躍,莊稼坐果才穩當。
可熱過了頭,葉子打蔫、果子曬焦,減產風險不小。太陽毒,地里水分蒸發快,一天能跑5 - 8毫米。
莊稼渴得慌,一場及時雨比銀錢還金貴。
要是光熱無雨,伏旱一來,土地能裂開口子。
山區種玉米的老鄉,得盯著田里墑情。
平原種棉花的,棉桃怕曬,得想辦法遮遮陽。老祖宗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防潮,這些土辦法不能丟。
但咱也得結合科學,給莊稼更好的防護。農業專家說,早稻田“淺水層+夜灌晝排”,能降溫3 - 5℃。
棉花地蓋遮陽率70%的網布,能少受一半的灼傷。給莊稼施點枯草芽孢桿菌,根系抗旱力能提40%。
家里養牲口的,牛棚羊圈要通風,別讓牲畜熱出病。
人也得注意,天熱別硬扛,早晚干活,隨身帶藿香正氣水。
未來幾天,高溫還要持續,咱得抓緊行動。不同地塊情況不同,得因地制宜拿主意。
山區防干旱,平原防熱害,湖區還得防突發雷暴。雖說農諺說“月中小暑風調雨順”,但咱不能掉以輕心。
天氣多變,提前做好準備,心里才踏實。這兩天,趕緊檢查灌溉設備,該修的修,該備的備。遮陽網、草木灰、有機肥,都提前搬到地頭去。
有啥不懂的,問問村里的農技員,別自己悶頭干。咱種地靠天,但也得主動出擊,和老天爺“搭把手”。小暑熱是考驗,也是機會,莊稼長得好不好,就看咱會不會侍弄。
未來幾天很關鍵,每一步都得走穩當。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調整法子,豐收才有望。種地是個細活,用心了,老天爺也不會虧待咱。
記住,提前預防勝過事后補救,咱莊稼人就得有這股子機靈勁。
接下來的日子,咱多盯著點天、多操心點地,一家人的指望都在這田里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