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暑定了!7月7日凌晨4點04分交節。農歷六月十三,老輩人管這叫“夜晚小暑”。
農諺有說法:“夜晚小暑熱死牛”,聽著嚇人。
可這熱,對莊稼是福還是禍?
得細掰扯。
早稻灌漿、玉米抽雄、棉花結鈴,正需要這股熱。
25℃以上,花粉才活躍,不然空癟粒多。熱得夠,葉片攢有機物,根系扎得深,后期抗旱有底氣。可熱過了頭也麻煩,葉子打蔫、果子曬焦,伏旱能裂地。
今年還是“月中小暑”,農歷六月中旬交節。老話說“月頭小暑大雨傾盆,月中小暑風調雨順”。風調雨順是好,可“夜晚小暑”又說要熱,矛盾不?
農諺是看天吃飯攢的經驗,得結合著看。“小暑雨如銀”,這時候雨水金貴得很。氣象站測過,每毫米降水能讓水稻增產0.
5%-0.8%。
可高溫天蒸發量5-8mm/天,莊稼渴得很,雨晚兩天都急人。光熱沒雨不行,光雨不熱也不行,老天爺得給巧勁兒。今年夏季氣候咋走?
農諺和氣象預報搭著看。
既不會“熱死老牛”極端熱,也不會“三伏穿襖”異常涼。氣溫接近常年,雨水基本正常,和農諺預測挺對得上。
但“夜晚小暑”的熱勁兒,還是得防著點。農業專家支了招,保產得用巧辦法。
淺水層夜灌晝排,能給地降溫3-5℃。
70%遮陽網一蓋,葉片灼傷能少一半。枯草芽孢桿菌一撒,根系抗旱力能提40%。
家里老人也有招,日子得過得細。
綠豆湯別熬太濃,淡點喝著更舒服。苦瓜炒蛋最降火,冰鎮西瓜別貪多,肚子容易鬧脾氣。
中午得瞇一會兒,子午覺養陽氣,下午干活才有勁。未來天氣有啥趨勢?整理出三個要注意。
7月中旬有3次系統降雨,莊稼能喝上“及時水”。
7月15日前后氣溫達峰值,可能到38℃,人得防中暑。雷暴大風得警惕,棚子、瓜架提前加固,別等雨來了抓瞎。
有人說農諺過時?可老輩人看天吃飯攢的經驗,哪能說丟就丟。
現代氣象能算得準,農諺是老祖宗的“土雷達”,倆得一塊兒用。就像種地,有機肥和化肥搭配,莊稼才長得壯實。
熱歸熱,今年老天爺給足了面子。“未到大暑先養陽”,現在調作息、備物資,三伏天能舒坦點。
轉發給種莊稼的親戚,早準備總比臨時抓瞎強。天氣說變就變,具體還得看臨近預報,別光信老說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