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2晚十點多,家住河南信陽的馬衛國和王淑芳夫婦倆回到家里,一進門就發現整個屋子里一片漆黑,不見兒子的蹤影。
“都這么晚了,洪亮怎么還沒回來?”王淑芳禁不住念叨著。
“沒準是到朋友家里玩去了。”
老馬安慰著妻子,坐在沙發上打開了電視。在他看來,兒子已經17歲了,總不至于天天窩在家里,晚歸一點也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
王淑芳卻是放不下心來,做母親的對孩子難免有些牽掛。家門口就有個網吧,洪亮是那里的常客。于是,她打探了一下,但吧主說一晚上沒見洪亮的蹤影。
王淑芳心里正嘀咕,她的手機突然響了,一條陌生電話發來的短信告訴她兒子被綁架了。類似的垃圾短信接得多了,王淑芳早就產生了免疫力,她才不信這種騙人的鬼話呢,隨即回復說:“不可能,我兒子在同學家玩兒呢。”
但是,過了一會兒,陌生手機又發來短信,非常確切地說出了馬洪亮今天穿著什么衣服,身上有什么東西,而且要他們準備15萬元贖人,否則就會撕票。
夫妻倆都坐不住了。這不像是開玩笑。而綁匪一開口就是15萬,怎么這么巧?家里恰好剛籌備了15萬現金有急用的。看樣子,對方一定知道這個信息,而且是從兒子口中聽到的。想到這里,夫妻倆急忙打電話通知平日與兒子過往較密的幾個人,簡單說了一下情況,請大家幫忙找找洪亮。
不一會兒,馬洪亮的幾個同學都跑來了,最要好的趙杰一進門就安慰王淑芳:“阿姨,你別擔心,我出去幫你找洪亮。不會有事的。那電話號碼是多少?我去查查看。”
王淑芳把陌生號碼給了趙杰,讓他們找到洪亮趕緊給家里打電話。
夫妻倆用這種方法支走了幾個嫌疑最大的人,然后趕緊到公安局報了警。
此時,陌生短信再次發來,讓他們帶15萬現金到開封領人。
在警方的暗示下,王淑芳要求聽聽兒子的聲音。
電話鈴聲傳來,王淑芳慌忙接通了。電話那邊傳來的不是兒子的聲音,而是一個男人捂著嘴的說話聲。王淑芳對著電話慌不擇言:“謝謝你恩人,你要錢我給你,求求你放他一條生路,千萬別傷害他呀!”
“我們盜亦有道,我們求的是財而不是想殺你兒子,不要你兒子的命。把錢準備好快點送來就行了。”
不等王淑芳回應,電話掛斷了。
洪亮的父母求子心切,綁匪正是利用這一點和他們玩起了心理拉鋸戰,雙方一直相持到次日晚六點。而在此期間,警方利用手機的信號進行技術定位,很快便鎖定了綁匪的確切位置。警方最終在開封市一個叫和美廣場的地方將綁匪一舉抓獲。可悲的是,馬洪亮已經被殺害了。
面對眼前這個綁架殺人犯,王淑芳和馬衛國一下子癱坐在地——
怎么是他?居然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趙杰——兒子最要好的伙伴,居然披著一張可怕的狼皮!
趙杰,1986年9月出生在河南省商城縣吳河鄉。當時中國的農村,大都是一片窮鄉僻壤,人們生活很貧困。但因為在家里排行最小,又是個男孩,趙杰最得母親的寵愛,日子過得倒也不算太苦。從出生到七歲,他和母親一天到晚形影不離,就連睡覺也都是母親把他摟在懷里。正因為這樣,趙杰一直對母親有著特殊的感情,從小對母親言聽計從,很是乖巧。
如果日子一直這樣過下去,成年后的趙杰也許會走上另外一條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但這個世界上的許多事情都是意想不到的。
趙杰的母親把滿腔的愛都給了自己最小的兒子,沒有更多的精力處理好與其他家人和同村人的關系。艱苦的生活,繁勞的家務使她不堪重負,性格越來越急躁。在趙杰七歲那年,楊母終于做出了極端之舉。
那天,楊母在水塘邊洗衣服,回來跟同村的一個女子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了幾句口角。沒想到,就是這么點芝麻大的事,居然成了引發趙杰命運轉折的導火索。
回家后,楊母把小兒子支開,換上了生平最喜愛的衣服,站在屋里。等他進去時,母親蹲下來,一把把他抱在懷里,然后極為嚴肅地看著他,一字一句地說:“孩子,你好好讀書,爭口氣好好做人!”
年幼的趙杰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是母親的遺言。那時的他似乎還不能理解母親說這句話的用意,他只是將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里,而這句話從此影響了趙杰短暫的一生。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回憶著、留戀著那短暫的七年的深深母愛,這對他來說太珍貴了。失去母親的趙杰不再擁有童年的幸福,卻比以前更加懂事,讀書也更刻苦了。家人總喜歡用“要強”和“聰明”來形容這個孩子。從小學到高中,趙杰心中的目標就是一定要上大學,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以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然而,因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趙杰在高中時期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對家人,對老師,對所有給予他教導的人,他都持敵視態度。因忍受不了高考的壓力,趙杰選擇了逃學。這期間,他心里極度不安。一想到母親的遺言“好好讀書,爭口氣好好做人”,他就內疚,感到自己愧對母親的一片厚望。每天在逃學和好好上學的思想夾逢中掙扎的趙杰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將來成為別人所敬畏的人,不一定要通過讀書這個途徑。他決定到社會上去闖蕩一番,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才智打出一片天地。臨走之前,趙杰跑到母親的墳前起誓,一定要達成她的宿愿。
此后,趙杰胸懷遠大抱負踏入社會,開始了自己的尋夢之路……
趙杰曾去過浙江義烏打小工,后因收入微薄,不甘之下返回河南老家,安心跟隨自己的親舅舅做工程生意。
一切從零開始。趙杰明白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腳踏實地一步步干起。只有勤勉努力,才能接近成功。他干活從不拈輕怕重、挑三揀四,一直像個拼命三郎。他是用自己的行動加上才智贏得了舅舅的好感。舅舅很是器重他,逢人便夸他是干大事的好苗子,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也越燒越旺。
16歲那年,自認為很有經驗的趙杰打算獨自接手一個工程。在他的說服下,舅舅同意了,但主管工程的表哥極力反對。表哥考慮到他年紀太輕,一旦失敗了會打擊他的自信,于是苦口婆心勸他放棄這次挑戰,等待時機成熟再說。怎奈趙杰一心只想成功,不愿接受希望變為失望的現實。而且,內心冷漠而高傲自大的他不但無法體諒表哥的一片苦心,還認為表哥是在阻礙他的事業發展,于是負氣離開了舅舅的工地。
趙杰又去了上海,在他的一個堂哥開的鞋廠做倉管工作。趙杰的確聰明,他看到想在外面發展,身邊沒有幾個能幫得上忙的朋友是不行的。雖然掙錢不多,他每月還是會拿出錢請一些所謂的“朋友”吃飯,或送禮物聯絡感情,這樣一來,每月的工資入不敷出。
也就是在那時,他認識了一位也在上海打工的江西姑娘。他們很快就戀愛了,一年以后結婚生了孩子。
生活的重擔很快也壓在了趙杰的肩上——經濟拮據,看不到出路……趙杰陷入了無邊的苦惱之中。左思右想之后,他暫時放下自尊心再次來到舅舅面前,請求舅舅讓他干一番事業。終歸是血濃于水,好心的舅舅再次收留了他。
功夫不負有心人,時刻準備躍躍欲試的趙杰終于等來了他想要的機會——舅舅把濟源的一個工程交給了他。
這回,他如魚得水,加足馬力,利用以前營造的人脈,一舉啃下這塊“骨頭”,掙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萬元錢。那時他剛剛19歲,還是別人眼中的孩子,就已經沉浸在賺“大”錢的喜悅之中。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20萬元錢,更是社會對他的認可。不過,一直不忘母親遺言的趙杰并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無論別人怎么夸他,趙杰都告誡自己不能輕易滿足。他明白這僅僅是個開始,未來的路還長著呢,距離目標也還遠著呢。
一直追著夢想的人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這樣一位有志青年對這個社會來說是相當可貴的,如果他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一定是前途無量的。可惜命運又跟他開了個小小的玩笑。經驗豐富的舅舅怕他浮躁,便想有意壓制他一下,好讓他再成熟一些。但是趙杰無法理解舅舅的苦心,與之產生隔閡并再次負氣出走,到信陽去尋求發展機會。
后來,每每提到這次離開,趙杰總會說:“我自己也感到后悔。也許舅舅是為我好,如果我能在親戚的幫助下,腳踏實地一步步走過來,我真的可以實現母親的愿望……”
可是,人生沒有如果,生活沒有假設。那時的趙杰已經忘記了剛開始創業時的做事原則,總是以曾經的輝煌為資本向阻礙他前進的人提出挑戰。心比天高的他再一次親手毀掉了已經建立的半壁江山,未來就這樣在他的負氣中越變越糟。
離開舅舅之后,趙杰認識到不會操作電腦對于立足社會有很大阻礙。于是,他開始頻繁出入網吧,先是為了學習電腦知識,后來結識了一些朋友,其中一個與他交往較密的就是馬洪亮。
馬洪亮有個幸福的家庭,父母承包工程收入不菲,家底殷實。作為獨生子的馬洪亮雖然得到了父母無比的寵愛,但也因父母忙于掙錢,不能按時回家陪他,難免有些孤寂。
馬洪亮雖然年紀輕輕,但性格豪爽,為人忠厚,出手又大方,所以結交了不少朋友。年輕小伙子都講義氣,今天剛相識呢,只要能玩到一起,明天就相互稱兄道弟,好成一家人了。
馬洪亮剛接觸到比他大三歲的趙杰,就被他的聰明干練所吸引,而趙杰也很欣賞馬洪亮的耿直豪邁。一來二去,兩人就成了無話不說的親密朋友。剛認識一個多月,馬洪亮就邀請趙杰說:“到我家里來吧。我父母忙,總不在家。你來我家,住下都沒問題。我給你做飯吃。”馬洪亮一如既往地露出陽光笑容。
趙杰有些感動,難得洪亮這么不把他當外人,就欣然同意了。到了馬洪亮家,只見居住環境和屋子里的擺設都顯示出主人的富裕,趙杰不由得稱贊了一番。
“嗯,我家算是有錢的了。”馬洪亮得意地笑著,遞給趙杰一杯水。
倆人坐在沙發上聊起天來。趙杰雖然年輕,但走過的地方多,腦子快,口才又好,這點很令洪亮欣賞。他很愛聽這位楊大哥說話,很長見識。與洪亮的其他朋友相比,趙杰更愛談理想,他好像一直都為自己樹立人生目標,不停地追求著。洪亮仿佛從趙杰的話中尋求到一種人生的激勵,一種生活的動力。他很高興與趙杰結識,視其為生命中的摯友。
二人興致勃勃地暢談著,夜幕不知不覺就降臨了。十點鐘,洪亮的父母回家了。王淑芳早已習慣于兒子的好客,也熱情地招呼著趙杰。就這樣,趙杰與洪亮像親兄弟一樣吃住在一起,不分彼此了。除了聊天打游戲之外,趙杰也領著洪亮練摔跤、掰手腕,比力氣。王淑芳見兒子和趙杰在一起玩得這么開心,也打心眼兒里高興。
這段日子,對趙杰來說很平靜,但不甘寂寞的他總是不忘“做個被人敬畏的人”。眼見身邊帶的錢一天天變少,又尋不到發展機會,趙杰開始焦躁起來。
正當趙杰又一次為陷入理想與現實的夾逢而苦惱時,一個電話給了他一線生機。
電話是一個曾經認識的工程項目經理打來的,讓他去接廈門的一個工程。趙杰做了簡單的預算,欣喜地看到這是一個收入頗豐厚的肥差。他立刻興高采烈地回復對方,說自己想接下這個活兒。對方卻又說,承接這個工程必須先投資20萬。
這次,趙杰又陷入了困境,他身邊只有幾萬元,不得不開始絞盡腦汁籌款。好幾次他都想再求助于舅舅,可始終張不開口。然而工程的豐利又時刻引誘著他,令他不能放棄。眼看工期一天天臨近,趙杰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整日坐立不安。
就在這時,趙杰無意中看了一個關于犯罪的電視節目,一個念頭蹦出來——活人不能讓尿憋死,我也可以敲詐勒索20萬啊!欲望的魔鬼就這樣伸出了手,要將趙杰引向一條萬劫不復的邪路。
考慮再三后,趙杰鎖定了敲詐對象——近在眼前的馬洪亮。
馬洪亮哪里知道,魔鬼的觸角正向他逼近。他很快就要去當兵了,就在入伍的前一天下午,趙杰和馬洪亮一邊上網玩游戲,一邊攀談著。
“最近看你爸媽挺高興。”
“嗯,我爸接了個活,賺了15萬呢。”
二人進入沉默,只聽到鍵盤聲響。
過了一會兒,趙杰打破了沉寂。
“好久沒去我家了,明天你就要去當兵了,今天晚上去我家住吧。”
洪亮想也沒想就應允了。對他來說,只要和趙杰在一起,無論去哪都很開心。
“今晚我給你做飯吃吧,讓你嘗嘗我的手藝。”
在趙杰的家里,洪亮卷起袖子要下廚。
不一會兒,廚房里傳出鍋碗瓢盆交響曲。趙杰悄悄從床下取出一條事先準備好的電線,向廚房走去。
馬洪亮興高采烈地做著飯,嘴里還念叨著:“一會兒就好。我做飯的手藝還不賴呢。”
話音剛落,趙杰手中的電線就勒上了他的脖子。
經過一番掙扎,馬洪亮終于軟軟地倒在地上不動了。此時,墻上掛鐘的時針指向了八點鐘。
又過了兩個多小時,待周圍安靜下來,人們上床歇息之后,趙杰拿出事先預備的手機,給王淑芳發去了一條勒索短信。為了不暴露犯罪嫌疑,他又偽裝成毫不知情的樣子,應邀出現在馬洪亮的家中,假裝安慰慌了神的馬母,然后借口找尋好友回到犯罪現場。
馬洪亮,昔日那個活蹦亂跳的年輕生命,如今僵硬地倒在地板上,再也不會醒來了。他那痛苦的表情和微張的嘴巴,都似在無聲地拷問著趙杰的良知。往日相處的一幕幕在眼前重現,趙杰不由得跪坐在好友的尸體旁,內心充滿了哀悼與愧疚。
午夜12點的鐘聲敲響了,趙杰又做出一個極端的舉動。他鬼使神差般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死者的手腕。他用手指沾了一滴血,他想,這是好友留給他的最后的紀念。
趙杰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最后。為了實現母親的遺言,他殘害了另一位母親的兒子!
2008年7月4日,趙杰被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綁架罪依法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