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像金昱成這樣的孩子,能在克羅地亞頂級梯隊踢上主力,放在咱們中國足球這攤水面上,多少算個“新鮮事兒。但我更關心的,不是他能不能馬上進國少,踢幾場國際比賽,而是這個案例,能不能真給我們這套培養體系,帶來點什么“好風氣。別光是個新聞點,過兩天又沒人提了。
別光看“天才標簽,他是怎么熬出來的?
先交代兩句背景:金昱成,2009年生,浙江血統,奧地利出生,克羅地亞長大。現在是薩格勒布火車頭U17的主力中衛,身高一米八五,場子上能踢左右中衛、右后衛,踢法挺全能。這場國家德比——薩格勒布火車頭打薩格勒布迪納摩——堪稱克羅地亞U17的“最高級別,一堆入選各國U17的小孩都在場,金昱成不光首發,還踢滿全場,防的還是對面克羅地亞U17國少頭號射手。表現怎樣?教練都問他是誰,結果一查是中國籍,多少有點“惋惜的味道。
但這孩子“底子不一樣。他不是國內青訓基地出來的,家里帶著從奧地利搬到薩格勒布,進的是克羅地亞最硬核的青訓系統。你要真想學點啥,就得琢磨琢磨,人家這一路是怎么走的——而不是只看“他是中國人,能踢主力,厲害!
克羅地亞青訓是個啥水平?別拿咱們那套硬套
有必要說說薩格勒布火車頭這個隊。國內球迷一提克羅地亞,可能先想到迪納摩,但在青訓這塊,火車頭在本地聲望甚至還壓一頭。你看看這批小孩,剛U17,已經有那么多被歐洲各國國少隊盯上了。人家體系下,青訓隊的主力中衛17歲就能進國家隊,金昱成16歲能和他們搭檔,絕對不是“天賦異稟就能混出來的。
這也是我一直覺得國內青訓最該補的課。你看火車頭的球員流向,不光是本地聯賽,荷甲、比甲、葡超、甚至五大聯賽都有人撈。不是“練出來就完事兒了,是整個體系的流動性和上升渠道太順了。金昱成能站穩腳跟,說明他的技術和閱讀比賽能力都過硬,而且能適應歐洲那種高壓、高對抗的節奏。這和國內很多“球星苗子在U系列混幾年、最后泯然眾人的路子,真不是一回事。
“亞洲金玟哉?別光聽隊友調侃,更要看教練怎么用人
這場比賽之后,克羅地亞U17主帥都來“打聽金昱成,像是撿了寶。其實他更看重的,是這孩子的對抗和位置感,尤其是在防守端怎么處理壓力。你說國內有多少16歲的中衛,能在高水平U17聯賽里防死頭號射手?說實話,真不多。
至于“亞洲金玟哉這個外號,聽著挺討巧的,但別太當真。韓國那套體系,背后是十幾二十年持續不斷的職業流水線。金昱成今天能有這表現,說白了,既有他個人的苦,也有克羅地亞青訓系統的功勞。國內要學,不是學怎么給小孩取花名,而是學怎么讓更多小孩有機會走到這個層級。
國足、國少要不要招他?我覺得機會該給,但別指望“救火隊員
現在消息說,足協、U16國少已經在聯系他,主教練也表態“只要聯賽沒任務就愿意招。這事兒我覺得挺正常,能把在歐洲主力的中衛調回來試試,總比長期在國內踢校隊、混聯賽的孩子更有參考價值。但話說回來,別指望金昱成一個人救中國足球,也別拿他當“留洋樣板來吹。
最理想的情況,是他能和國內一批同齡人一起比賽,打打和平杯、亞洲預選賽,看看到底差在哪兒。真要有幾場硬仗下來,金昱成不光能帶動隊友,足協也能看明白,這條路以后還該不該走。別等到人家成了歐洲職業球員才想起來要“歸化,那就晚了。
說到底,金昱成的故事,是體系和路徑的提醒,不是“勵志雞湯
我始終覺得,像金昱成這種案例,對中國足球最重要的意義,不是“我們也能出天才,而是“體系之外的人才,也能走出一條路。他代表不了絕大多數國內球員,但他證明了一點:只要你能去到頂級青訓,能堅持下來,能被歐洲教練用上,你的成長速度和對抗能力,和國內差距就是這么大。
國內青訓要改,得從根子上解決“踢球沒出路“體系內卷死“上不去下不來這些問題。別光盯著幾個留洋小孩,就覺得“希望來了。反倒是多給金昱成這樣的孩子機會,讓他們和國內球員同場競爭,再回頭看看我們自己到底差在哪兒。這才是正道。
最后一句,別把天才當救命稻草,體系才是立足之本。金昱成只是個開始,我們要學的,是讓下一個、下下一個像他一樣,有更多選擇和可能——別讓“天才變成孤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