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真諦:驅(qū)除多余的執(zhí)念與欲望
看似復雜的問題或許其實簡單,只需學會摒棄多余的執(zhí)念與欲望,便能洞悉事物最純粹的本質(zhì)。
唐朝龍?zhí)冻缧哦U師,隨道悟禪師出家,數(shù)年如一日,打柴炊飯,挑水烹羹,卻未得道悟禪師片言只語的法要傳授。
一日,他向道悟禪師懇求道:“師父!弟子自追隨您出家以來,已歷多年,然至今未蒙您開示,懇請師父慈悲,傳授弟子修道的法要。”
道悟禪師聞言,即刻回應(yīng):“你此言差矣,實在冤枉了師父。你細思,自你隨我出家,我何曾有一日不傳授你修道的法要?”
崇信禪師困惑地問道:“弟子愚鈍,不知師父究竟傳授了什么?”
然而,道悟禪師并未理會他的疑惑,只是淡然詢問:“用過早粥了嗎?”
崇信答道:“已用過了。”
道悟禪師又問:“缽盂可曾洗凈?”
崇信回答:“已洗凈。”
道悟禪師隨即吩咐:“去掃地吧。”
崇信不解地追問:“難道除了洗碗掃地,師父再無其他禪法教我?”
道悟禪師厲聲喝道:“我不知除了洗碗掃地,還有什么禪法!”
崇信禪師聽罷,頓時豁然開悟。
禪即生活。生活中處處蘊含著無盡的禪機。吃罷粥后清洗缽盂,雖是平常之舉,卻自然契合修禪之道。
快樂亦是如此簡單。有人曾言:“簡單未必最美,但最美者必簡單。”簡單往往帶來愉悅,最美好的幸福生活理應(yīng)是最簡單的生活。
在紛繁復雜的現(xiàn)代世界,物質(zhì)的膨脹和社會的復雜讓人應(yīng)接不暇,生活中各式問題層出不窮,處理起來常使人手忙腳亂。然而,看似復雜的問題或許并不復雜,只要學會摒棄多余的執(zhí)念和欲望,便能洞悉事物的簡單本質(zhì)。
田邊的螞蚱對路邊的螞蚱說:“你這里太危險,搬來跟我住吧!”路邊的螞蚱答道:“我已習慣,懶得搬了。”數(shù)日后,田邊的螞蚱前去探望,卻發(fā)現(xiàn)對方已被車壓死。原來,掌握命運的方法竟如此簡單,只需遠離懶惰即可。
一只小雞破殼而出時,恰巧有只烏龜經(jīng)過。從此,小雞決定背著蛋殼度過一生。它因此承受了許多苦難,直到有一天,它遇見了一只大公雞,才明白擺脫沉重負擔其實很簡單,只需尋求名師的指點即可。
一個孩子對母親說:“媽媽,你今天真漂亮。”母親問:“為什么呢?”孩子答道:“因為媽媽今天一整天都沒有生氣。”原來,美麗如此簡單,只要保持心情愉悅即可。
一位農(nóng)夫要求他的孩子每天在田地里辛勤勞作。朋友勸他:“你不必讓孩子這么辛苦,農(nóng)作物自然會茁壯成長。”農(nóng)夫回答:“我并非在培育農(nóng)作物,而是在培養(yǎng)我的孩子。”原來,教育孩子很簡單,讓他經(jīng)歷一些艱辛即可。
有一家商店總是燈火輝煌,有人好奇地問:“你們店里用的是哪種牌子的燈管?如此耐用。”店家答道:“我們的燈管也常壞,只是我們一壞就立即更換。”原來,保持光明的方法很簡單,只需及時更換損壞的燈管即可。
一支淘金隊伍在沙漠中艱難前行,眾人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唯有一人步履輕快,神情愉悅。有人好奇地問:“你為何如此愜意?”他笑著回答:“因為我?guī)У臇|西最少。”原來,快樂其實很簡單,只需放下多余的負擔即可。
生活看似紛繁復雜,實則簡潔明了。若能掌握化繁為簡的智慧,洞悉復雜問題的本質(zhì),揭示一切繁瑣與煩惱的根源,便能輕松應(yīng)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zh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