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兩篇文章剛發出去就被槍斃,只能換個話題了。
前幾天,因為某車企發布了一款新車,在一個聊天群里產生了爭論。
有朋友發送了這樣一段話:
“有種批評方式是說,小米一個做手機的根本不懂造車,其實這是忽視了產業鏈的作用。電池是寧德時代(全球最大的電池廠商),電機都經過上百年的驗證了,電控是可以購買技術的,其他配件的供應商都是業內top的,裝配組裝也是成熟的傳統汽車工廠幾十年的經驗了。雷軍不懂車,但是他挖了一大批汽車業內資深高管,在現在成熟產業鏈下,根本不是問題。”
老頭不是業內人士,也不打算從技術上進行任何分析。
但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從邏輯上對上面這段話進行分析。
首先表明觀點,這段話是典型的忽悠式話術,其目的就是為了某個車企洗地。
下面,分析這段話中可能存在的邏輯缺陷和認知錯誤。
表面上,這段話的邏輯論證是完整的。
其結論是,“雷軍不懂車,但是他挖了一大批汽車業內資深高管,在現在成熟產業鏈下,根本不是問題。”
支持這個結論的論據有兩個:一個是成熟的產業鏈,包括電池、電機、電控及配件;二是有經驗的高管和幾十年經驗的組裝廠。
這個邏輯論證真的成立嗎?
關于汽車,有一個常識:汽車最核心、最重要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和功能性。
安全性:確保車輛在各種條件下都能提供足夠的安全保障,包括被動安全(如碰撞保護)和主動安全(如制動系統、穩定性控制系統)。
可靠性:車輛及其組件應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和較低的故障率,以確保長期使用的穩定性和耐用性。
功能性:載人、載物并正常行駛是汽車最基礎的功能。
上面那段話的結論中“根本不成問題”,說得如此肯定,其意思是完全能夠保證了汽車核心要求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功能性”。
其提供的證據中,能夠證明嗎?
部分部件的供應商是優秀的,無法證明整車的安全可靠!
特別是提到電機有上百年歷史,這只能說明電機技術具有相當的成熟度,并不能證明真正安裝到汽車的某臺電機是完全可靠的。
一個具有幾十年經驗的裝配組成廠,也無法代表其具有優秀的裝配組裝的工藝水平,更無法證明整車的安全可靠。另外,如果這個裝配組裝廠真的水平很高,為什么在過去幾十年沒有優秀的產品?
同樣,汽車業內資深高管也不能保證整車的安全與可靠。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那段話中的邏輯謬誤有以偏概全、錯誤歸因等,在認知方面,存在著過度夸大經驗的經驗主義錯誤。
在一輛汽車中,哪怕是一個螺絲,一個線束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嚴重影響整車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如果只強調部分部件生產商是如何優秀,無異于拿用戶的生命安全開玩笑。
一個產品的質量管理,是由無數細節構成的,僅憑幾十年的經驗或某幾個所謂的資深高管來保證,有點兒天方夜譚!
或許有人會杠精式的說,沒有任何車型能說自己是絕對安全的。
你杠的很對!這個世上沒有絕對的安全。
評價一個車型是否安全可靠,需要長期、大量的用戶數據統計。一個新的車型,沒有數據,談何安全可靠?
在制造環節,從設計、材料、零部件生產、組裝、測試各環節,每一種材料、每一個部件、每一步工藝,都需要嚴格的質量標準和品質控制,并且保證各部件之間的公差配合,才有可能而不是必然保證一輛整車最終的品質,更不是吹牛逼說“根本不是問題”。
這句話才是安全可靠最大的問題!
說這種話的人,大概率是騙子;相信這句話的人,肯定是傻子!
最后想說的是,在互聯網及各類媒體中,類似于這種忽悠式廣告軟文或洗地軟文數不勝數。
在常識、理性和邏輯思維的基礎上,保持清醒,或許才能做出恰當的選擇。
傻子是騙子的優質資產,沒有了傻子,騙子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