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東有個王家村,村東頭住著王大山、王二河兄弟倆。大山娶了鄰村的李秀娘,二河年方二十,生得眉清目秀,在城里綢緞莊當學徒。
那年秋末,大山接了筆生意,要去杭州收絲綢,需離家半月。臨走前,他叮囑秀娘:“看好家,照顧好二弟。”秀娘點頭應下,眼神卻在二河身上打轉。
二河自小沒了爹娘,跟著哥嫂過活。他老實本分,對嫂子也恭敬有禮。大山走后,秀娘每日變著法兒做他愛吃的菜,還常去綢緞莊給他送湯水。
這天傍晚,二河回家,見秀娘備了酒菜,說是為他驅寒。桌上擺著醬肘子、炒雞蛋,還有一壺熱酒。秀娘笑盈盈地給他倒酒:“二弟辛苦,快喝杯酒暖暖身子。”
二河推辭不過,端起酒杯。酒剛入口,便覺一股異香,頭暈目眩。他想放下酒杯,手腳卻不聽使喚,眼前一黑,倒在桌上。
秀娘見狀,臉上露出笑意,將二河扶到炕上。原來她早對二河有意,見他老實,便買了迷情散,想生米煮成熟飯。
二河醒來時,見自己躺在炕上,秀娘正坐在床邊。他想起昨晚的事,嚇得渾身發抖:“嫂子,你……”秀娘按住他:“二弟莫怕,我早就喜歡你了,只要你應了我,咱們以后……”
二河又驚又怒,推開秀娘:“不可!大哥待我恩重如山,我豈能做此禽獸之事!”秀娘見他不從,臉色沉了下來:“你若不從,我便去報官,說你調戲嫂子!”
二河急得冒汗,知道秀娘說到做到。他想起大哥的好,心如刀絞,卻又無可奈何。秀娘見他猶豫,便湊上前去……
就在這時,屋外傳來敲門聲。秀娘慌忙整理衣衫,開門一看,是隔壁的張婆子,說是來借針線。二河趁機穿好衣服,躲到外屋。
張婆子走后,秀娘又來糾纏。二河被逼得沒辦法,跑出家門,躲到村外的破土地廟里。他又冷又怕,不知如何是好。
半夜時分,土地廟門被推開,進來個年輕女子。女子生得貌美,身著綠裙,見了二河,盈盈一拜:“公子可是中了迷情散?”
二河驚訝點頭。女子說:“我名喚青娥,就住在附近。你身上有妖氣,定是那婦人用了邪術。”原來青娥是修行的狐仙,路過此地,察覺二河有難。
青娥從懷中取出個玉瓶,倒出顆藥丸:“此藥可解迷情散,還能驅邪。”二河連忙吞下,頓覺一股清涼之氣涌遍全身,頭腦清醒了許多。
他感激涕零,跪地拜謝。青娥扶起他:“公子莫謝,我助你,是因你心地純良。那婦人惡行,自有報應。”她說完,便消失在夜色中。
二河回到家,見秀娘正在屋里哭鬧,說他不知好歹。二河不再理她,收拾行李,準備去杭州找大哥。
剛走到村口,就見大山匆匆趕來,臉色鐵青。原來他在杭州接到家書,說秀娘病了,便連夜趕回。秀娘見了大山,撲上去哭訴,說二河調戲她,還打了她。
大山怒不可遏,抄起扁擔就要打二河。二河急忙解釋,說秀娘用迷情散害他。大山哪里肯信,只當他是狡辯。
就在這時,青娥突然出現,指著秀娘說:“王大山,你妻子心腸歹毒,用邪術害你弟弟,還敢顛倒黑白!”她手一揮,秀娘藏在箱底的迷情散紙包飛了出來。
大山撿起紙包,聞了聞,臉色大變。他想起臨走前,秀娘曾問他二河的喜好,頓時明白過來。他氣得渾身發抖,一巴掌扇在秀娘臉上:“你這毒婦!”
秀娘見事情敗露,癱倒在地。大山要休了她,送官治罪。秀娘嚇得跪地求饒,說自己一時糊涂。
青娥對大山說:“她雖有錯,卻也是因情生孽。念在她尚未鑄成大錯,且饒她一次,讓她回娘家去吧。”大山聽了青娥的話,將秀娘趕回了娘家。
秀娘回娘家后,名聲盡毀,無人敢娶。她每日以淚洗面,悔不當初。而二河,經此一事,更加敬重大哥。大山也對他愧疚不已,待他比親兒子還親。
二河后來娶了鄰村的好姑娘,日子過得安穩幸福。他時常想起青娥的救命之恩,便在村外建了座小廟,供奉狐仙。
汴梁的老人說起這事,總會感嘆:“人心隔肚皮,嫂子算計小叔子,終究是自食惡果。好在有狐仙相助,才沒釀成大禍。這世上,還是善惡有報啊。”
如今王家村的那座狐仙廟,依舊香火不斷。村里人都說,是青娥的善舉,讓王家兄弟重歸于好,也讓世人懂得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家門之內,更要守住本分,莫生邪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