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蒙古日報
日前,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哈達圖人民法庭充分發揮“三所聯動”機制優勢,成功化解一起因重復租賃引發的矛盾。
牧民常某將自家草場租給了高某,租期為5年,高某投入了大量資金購買打草設備、搭建畜牧設施。然而一年半后,常某因急需用錢,瞞著高某,將還在租賃期內的草場轉租給了耿某,耿某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開始修建新的圍欄。高某發現后與耿某發生了爭執。在這場糾紛中,法官仔細審查租賃合同,明確常某行為構成違約后,從鄰里情誼、傳統習俗等角度出發進行溝通,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員同步開展情緒疏導等工作。最終,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矛盾糾紛得以就地化解。耿某代為常某向高某退還全部租金,耿某在剩余租期內繼續享有草場的租賃使用權,高某撤出草場。
該起糾紛的成功化解,正是呼倫貝爾市法院系統推動健全解紛機制,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呼倫貝爾市法院系統立足轄區實際,切實發揮審判職能作用,通過積極探索糾紛聯調工作機制、著力構建多層次的司法保障體系、不斷提升涉外審判專業化水平等一系列工作舉措,助力平安呼倫貝爾建設再躍升。
“法官便民室在身邊,小事也能問法官。”新巴爾虎左旗人民法院嵯崗人民法庭在轄區10個嘎查均設立了“伊博樂”法官便民室,群眾對此稱贊不已,“在調解糾紛之外,我們在生產生活中如遇到一些專業的法律問題,法官們也總給我們提供相關的法律指導。”
便民服務再升級,司法溫度暖人心。呼倫貝爾市法院系統積極構建立體化的司法服務網絡,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堅實司法保障。海拉爾區人民法院在旅游景區設立“文旅糾紛聯調工作站”,讓旅游糾紛不出景區,實現快速調解;根河市人民法院在根河市綜治中心設置訴調對接工作室,為當事人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
面對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呼倫貝爾市法院系統還探索創新邊境解紛司法服務模式,推動邊境法治化營商環境得到持續優化、邊貿糾紛得到及時調處、邊民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黑山頭口岸通關后,為保障邊境貿易的平穩運行,額爾古納市人民法院加強涉外審判,在黑山頭人民法庭成立涉外調解室,與當地司法所、自然資源所、邊境派出所建立了“一庭三所聯調”機制,并主動加強與口岸辦、海關等單位商討共建共治共享聯動機制,常態化走訪外貿企業,全力排查化解涉外矛盾糾紛。滿洲里市人民法院設立“涉外訴訟法官聯系點”,制作“法庭名片”,為涉外民商事糾紛當事人提供便捷法律服務。
在提升涉外審判專業化水平建設方面,呼倫貝爾市法院系統還與內蒙古大學、滿洲里俄語職業學院等高校開展合作,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基地和涉外審判人才培養基地,整合優勢資源,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法律人才。通過外出學習培訓、開展審判業務研究交流等形式,階梯式儲備一批高素質專業化涉外審判人才和后備力量。
創新而為,行則必達。呼倫貝爾市法院系統正進一步激活司法潛能、釋放司法效能,在服務保障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彰顯責任擔當,繪就司法好“楓”景。(記者 王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