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做實驗熬到凌晨,本來以為終于熬出頭了,結果導師一句:“你的創新點藏哪了?重寫!”,立馬回到原點。輕飄飄的一句話,數個月的心血結晶化為烏有。創新點,是廣大研究生們逃不過躲不開的研究難題。研知有術小編今天就從研究空白(GAP)上,整理出找創新點的辦法,讓我們更好地找到創新點寫論文。
一、四大漏洞,為什么我們的論文老是找不出創新點?
大部分研究生們的論文寫不好,被期刊和老師打回,基本源于這4類GAP盲區。
盲區1:GAP太"舊":用20世紀理論解構元宇宙,如用傳統傳播學分析AI主播。
盲區2:GAP太“窄”:盲目追隨頂刊熱點致視角失衡,如只研究直播帶貨收益忽略農民供應鏈困境。
盲區3:GAP太"泛":跨學科論文淪為"四不像",如醫學+管理學課題未建立統一框架。
盲區4:GAP太“少”:新興領域無理論支撐,如ChatGPT倫理研究直接套用機器人三定律。
二、三階速通,5天產出創新點,暑期拯救寫論文
針對不同的GAP盲區,我們可以一一擊破。
首先是現象層閃電戰,專門針對“少”的問題。
創新點思路:定義現象特質→嫁接成熟領域→構建本土化模型。
接著用組合拳出擊,避開導師的雷區,破解“窄”的問題。
創新點思路:用混合方法縫合對立視角。定量(如問卷)+定性(如深度訪談)。
最后是“舊”的問題,做好新舊理論的分析,是我們沖刺核心期刊,堵住導師嘴巴的必殺技。
創新點思路:新舊理論融合。如驗證經典理論在新研究領域的可行性,或對舊理論進行批判性評價,預期未來新發展趨勢。
三、“泛”的問題如何解決?警惕“偽創新”陷阱!
當我們在Gap3"泛"領域嘗試"構建全新理論"時,這相當于一場豪賭。因為全新理論是未知的領域,我們的研究不到最后,不知道它會往何處去。而未知往往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尤其是科研小白,不要輕易嘗試自己構建理論。否則很容易面臨損失金錢和時間,甚至影響畢業的后果。這種情況下,不如選擇更穩妥的整合創新。
創新點思路:用底層框架整合多學科,如將"鄉村振興"拆解為經濟學(產業)+社會學(治理)+傳播學(輿情)三維度。
做到完善論文的創新點,這樣當別人還在文獻苦海掙扎時,我們已用GAP矩陣織就學術護城河。無論是核心期刊還是畢業升學,找到正確的漏洞并修正比盲目的努力值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