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編不出好劇本,導演整不出好電影,演員尷尬賣力地演著一場場“空心”的戲。
今天推薦一部新劇《片廠風云》第一季,這部才是真正的自嘲+自黑巔峰。
(非常有意思的喜劇。)
它用全程笑話式的手法,揪住電影行業(yè)里最丑陋、最虛偽的地方,猛拉著它們暴露在觀眾眼前。
《片廠風云》The Studio
這是一部從頭到尾充滿諷刺與調(diào)侃的美劇。
你看似看到的是一場“電影制作”的故事,實際上它拆解的卻是好萊塢背后的殘酷現(xiàn)實。
它讓你看清了這個行業(yè)的丑陋面,也讓你笑得合不攏嘴。
無論你是影迷還是對好萊塢行業(yè)感興趣的人,都不應該錯過這部劇,因為這不僅是一個關于電影的故事,更是一個關于“理想與現(xiàn)實”的生動教訓。
故事開始時,百年影業(yè)公司“大陸影業(yè)”迎來了劇變,連連虧損的帕蒂被解職,接班的馬特(由塞斯·羅根飾演)成為新一任的制片人。
說起來,馬特可真是個理想主義者——從小便熱愛電影,夢想拍出改變歷史的作品。
但問題是,好萊塢這個地方,可不歡迎只會“拍好電影”的理想主義者。
在商業(yè)和藝術之間,他不得不迎合老板,告訴大家他是個“唯票房論”的人物。
這只是一個開始,馬特上任后的第一個項目就是一個充滿荒誕的“廣告電影”——酷愛飲料的宣傳片!原本是為了打破困境,卻無奈陷入了“票房至上”的困境。
作為資深電影迷,馬特對電影藝術有著不可動搖的情懷,但老板要他做的事情完全與此背道而馳。
你能想象嗎?本來一個小小的飲料品牌,居然要拍成電影。
更讓人吃驚的是,老板竟然把“瓊斯敦慘案”歷史事件作為創(chuàng)意提案的來源,這樣荒唐的想法居然得到了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青睞。
這一提案,連馬特都震驚了,但為了滿足商業(yè)需求,他不得不將這個“文化災難”想法壓了下去。
然而,最終的結(jié)果呢?他不僅徹底得罪了導演,還錯失了創(chuàng)造電影歷史的機會——“理想與現(xiàn)實的背道而馳”,這幾乎是每個電影人都必須面對的悲哀。
馬特上任后,不僅要應付資本的壓力,還要面對現(xiàn)場無休止的“Z治”斗爭。
一個接一個的好萊塢大牌,無論是明星的狂妄,導演的癲狂,還是制片人的“嘴軟”,每個人都在盡力“玩權力游戲”。
而馬特的性格就是那種“誰都不想得罪”的典型老好人。
結(jié)果呢?他開始在片場上演“無厘頭”的一系列搞笑場面。(建議看一下原片,給我笑死了。)
拍攝現(xiàn)場,演員狀態(tài)不斷被打亂,導演無奈修改劇本,片場的各種混亂,已經(jīng)遠超了一部電影拍攝應有的程度。
《片廠風云》不僅諷刺了行業(yè)的功利性,深入探討了理想主義者在現(xiàn)實面前的“無奈”。
馬特無論如何努力,想要拍出“好電影”的想法,最終總是被現(xiàn)實的殘酷打回原形。
每一集都能感受到深深的諷刺感,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這個行業(yè)的心酸。
馬特那句“不想得罪任何人”的心態(tài),到最后成為了他事業(yè)的絆腳石。
這部劇充滿了現(xiàn)實感,所有的“電影夢”都在不斷碰壁,最后呈現(xiàn)出來的是一個“軟弱”卻勇敢追求理想的馬特,笑點密集又讓人心生共鳴。
《片廠風云 第一季》用一種極其幽默又帶點“毒”的方式,讓我們重新審視好萊塢的表面光鮮與背后的丑陋。
它告訴我們,電影不僅僅是藝術,它也和資本、權力、名利掛鉤,理想和現(xiàn)實始終是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
如果你喜歡看電影幕后,喜歡看行業(yè)爆料,這部劇絕對是你不容錯過的選擇。
你可以一邊笑,一邊感嘆:“原來這就是電影背后的真相!”
感興趣的劇迷們,可以去下載觀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