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5月豬病情況值得養殖戶上心。全國5月報告二三類動物疫病22種,豬只染病情況需重點關注。豬流行性腹瀉單月發病14133頭,成5月豬病發病數第一。
該病病死數2595頭,整體病死率18.36%,仔豬尤其危險。
1 - 7日齡新生仔豬感染后,病死率可達50% - 100%。2025年某規?;i場數據,未免疫仔豬48小時內死亡率達65%。病毒變異是豬流行性腹瀉發病數高的重要原因,2024年變異株占比87%。
變異株讓傳統疫苗保護率降至60%以下,防控面臨新挑戰。初產母豬抗體水平低,哺乳仔豬易缺母源抗體保護,需格外留意。斷奶仔豬被動免疫消退,主動免疫未建立,存在易感窗口期。
斷奶、轉群、密度過高、通風不良等,易誘發豬群疫病。曾有豬場斷奶密度增加,短時間內PED發病率上升40%,教訓深刻。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雖發病數少,5月病死數19頭,病死率卻達20.
65%。2024年監測顯示,藍耳病2 - 4月發病數占全年32%,北方較夏季高2.3倍。
當下南方多省強降雨,養殖戶要警惕可能引發的藍耳病爆發。豬流感5月發病6256頭,病死502頭,病死率8.
02%,也不能輕視。豬丹毒發病295頭,病死30頭,病死率10.
17%,需做好日常防控。
農民傳統防控經驗有價值,看糞便、觀豬態能早發現異常。但面對病毒變異等新情況,傳統方法需結合科學手段優化。
個人認為,生物安全是防控根本,不能因成本問題放松要求。有觀點稱可降低生物安全投入,靠增強免疫力等防控,值得商榷。未感染豬場要嚴防外部傳入,引入帶毒種豬或精液曾讓豬場損失慘重。
已感染豬場需及時隔離病豬,加強圈舍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不同生長階段豬只免疫力不同,要針對性做好疫苗免疫和精細管理。
規?;B殖有優勢,更要落實“生物安全 + 疫苗免疫 + 精細管理”模式。
現在該立即檢查豬場防疫漏洞,查看仔豬免疫情況和圈舍環境。拿不準的養殖戶,可聯系當地獸醫站或農技專家尋求幫助。
豬病防控容不得拖延,早行動才能減少損失,保障養殖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