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比我懂追熱點多了,什么概念火,以前那些老騙局就立馬套什么殼。你看,這不,版權騙局開始套穩定幣概念來推陳出新了。
順便說一句啊,今天又有粉絲來跟我投訴,說外面有人冒充我帶人投資,引導大家進入什么Q群和V群。
這些騙子就像甩不完的蟑螂;剛投訴打掉一批,過幾天又竄出來新的,沒完沒了地膈應人。
大家一定要牢記住,我們沒有別的亂七八糟的群,唯一的交流陣地就只有文末的經濟圈。請大家認準這個唯一的官方號,千萬別被騙了。
01
我們再回到版權騙局這個問題,騙子怎么包裝自己的呢?
有四招。
第一招抱大腿。比如說自己有聯想君聯這種大資本投資,手里有《盜墓筆記》《甄嬛傳》等等知名IP,很多人就會本能地以為這種火爆的IP肯定能賺錢。
第二招,時間錨定。告訴你成立5年、10年了,用“5年”“10年”這種長時間在你心里種下一個“錨”,讓你潛意識里覺得“這么久還沒跑路,肯定是真的。要是騙子早跑了”。
第三招,找托背書。讓抖音上所謂的“老師”“大V”推薦,營造“專業靠譜”的感覺,比如“XXX老師說這個穩賺”,很多人就信了。
第四招,小額投資誘惑。喊出“1—5萬買版權,國家版權局備案登記,確權到個人,保你50年”,你一聽,還會備案登記,又下意識地感覺是真的。而且也就幾萬塊錢,就能買個知名的“永久賺錢的資產”,很容易激情下單了吧。
02
為什么很多人會認為1—5萬買版權很便宜呢?因為普通人根本不知道版權有幾種,是怎么盈利賺錢的。
所以,騙子就是利用大家對這種法律術語和商業模式的陌生,從而把不值錢的“垃圾”,以黃金的價格賣給你。
版權其實分兩種,第一種,原創版權。比如《春天里》的詞曲,是汪峰寫的,版權歸他。
第二種,表演版權。真相是,你不花錢也能表演,比如你翻唱《春天里》,在KTV唱也好,唱了錄了發網上了也好,只要不賺錢,隨便唱,沒人管你;但如果你要靠這個賺錢,比如開直播、放平臺收費,就得花錢買授權。
騙子賣的是什么呢?肯定不是著作權,不是把詞曲作者的地位轉讓給你,不是讓你從汪峰手里把他的著作權接手過來。
他們賣的是第二種表演權利,他們相當于手里握著《春天里》《雙截棍》《隱形的翅膀》等等各種歌曲的“可以商業演唱的授權”,賣給你的其實是“允許你用某個IP賺錢的許可,比如你可以在網易云上唱《春天里》收費。
但你想想,前面已經有汪峰的演唱了,誰愿意付費聽你唱《春天里》呢?而且這種表演權是可以無限售賣的,只要忽悠的足夠給力,表演權可以賣給100萬人,這些人里,有誰唱的《春天里》能出頭呢?想要真實地賺錢,難度比“中500萬”還難。
你唱的《春天里》,需要1萬次播放才賺16元,5萬元的成本得播超過3000萬次才能回本。普通人的翻唱,你去各大平臺看一看,多數人最后就賺幾毛錢。
當然也有少部分人,比如一些不知名歌手,靠翻唱,靠播放量賺錢,他們一首歌的播放量能達到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次,能賺到幾千塊。
但他們永遠不會花1萬甚至5萬塊錢買演唱授權。因為很多歌曲的商業表演授權被賣給音樂公司,音樂公司對外是打包授權,這種價格就不會太貴。
類似購買圖庫中圖片的商業使用權、購買字庫中字體的商業使用權,價格都是一年99—599這種價格檔次而已。
03
所以,什么人會花5萬塊買版權呢?是那些誤以為自己買到的是著作權的人。很顯然,這些人必須是行業外的人,不懂行的人,普通人,菜鳥。
因為短視頻的流行,所以這種割韭菜的局,利用大眾對法律概念+商業模式的不熟悉,把一個不值錢的東西天價賣給你,專門騙外行,就可以實現了。
最后再叨叨幾句,現在市面上的各種騙局真的像一些垃圾軟件,各種蹭概念,蹭熱點,換馬甲。
我在圈子里給大家分享了很多買房騙局、加盟騙局、組織拉升騙局、預付費騙局等等,各種投資騙局,要是在我圈子里待久了,那被騙的概率可能就很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