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坐標北京大興,一家保潔公司。
業務主要做京津冀地區的保潔項目,包括開荒保潔、室內一般保潔,主要客戶是學校和機關單位。
2024年被迫開始真正投標(原因不表)。所謂真正投標,就是指盲投,因為2024年之前都是談好了去投標走個流程的。
2024年決定要投標后,全年投了24個標,中了2個,當然過程是比較坎坷的,前半年一個沒中,后來才慢慢找到方法和節奏,下半年的10月份和11月份各中了1個標。
這樣算下來,中標率8%左右。
具體是這樣運作:
一、1個女孩小D負責在千里馬招標網上每天扒拉項目,我們給了一個標準,符合的全部導出下來,發給我;
二、我二次判斷,金額、地點、甲方類型之類的,初步判斷完會電話聯系代理公司,主要旁敲側擊一下我們是不是有機會中標,說白了就是排除蘿卜標;
三、篩出來意向標就需要去購買標書。目前大概有50%不需要花錢購買,的確省了一筆錢。
四、制作標書,投標。
2025年的策略是增加投標,公司擴招了兩個組來投標;
現在總共4個組,幾乎每周都要投2-3個標。
中標率在8%-10%左右利潤就有一定保證,到12%以上利潤就比較可觀。目前運行了半年,中標率9%,但我負責的組,中標率已經到13%了。
很多人不信,說沒有關系,不會中標,徒增成本。
說實話我一開始也不信,但從去年走下來,整個模式算是跑通了。
當你跑通了之后,你會發現影響你中標與否的主要因素,其實主要是價格。
當然,我說的是保潔行業,其他行業我也不太清楚。
目前在一些利潤透明的標準產品采購和簡單的服務行業,基本是價格占很大因素,利潤不高,競爭激烈,做關系的空間很小。
并且現在很多地方開始AI判標,評委只是負責對結果審核,走傳統的關系路線,反而是成本更高的一個路子。
下一篇我會聊聊如何判斷一個標要不要投?這可是我們總結了一年多的經驗得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