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竟然秘密研制出了隱身版黑鷹直升機,竟然是由一場反恐行動被迫曝光的?
2011年5月,美國海軍海豹六隊成功突襲了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藏身住所,在此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行動中,美軍的隱身版黑鷹直升機成為關鍵。
隱身黑鷹的出現不是偶然,美國在多次軍事行動中總結出,直升機的戰場生存率越來越低,地面雷達很容易發現它,肩抗式防空導彈也能將它擊落,而且對特種部隊快速、隱蔽滲透能力來說,傳統直升機實在太吵了。
但是研究一架全新的隱身直升機種又要花費很多錢,于是美軍選擇以UH-60 “黑鷹” 為基礎進行深度改造,結合多項先進技術,使其具備出色的隱身性能和低噪音。簡單來講就是出一組套件,刷隱身涂料。
首先是對機身外形的大幅修改。參考1978年西科斯基公司提出的低雷達截面機身配置方案,工程師們對機身進行了重新設計,采用了類似F117的多面體構型,通過傾斜側板等方式來降低雷達反射面積。機身表面覆蓋了特殊的吸波材料,進一步增強隱身效果。
在旋翼上,工程師們也是下足了功夫。隱身黑鷹的主旋翼采用了特殊的后掠型槳葉,這種形狀的槳葉能極大減少葉尖激波的產生,轉起來聲音很小。另外還安裝了巨大的隱身槳轂,將主軸完全遮蔽,連尾旋翼也改了,同樣做了隱身設計。
直升機發動機的改進和戰斗機一樣,主要是為了降低紅外輻射。通過改變發動機進氣口、尾噴管的方向和形狀,讓發動機進排氣噪聲變小。隱身黑鷹安還裝了特殊的排氣冷卻罩,給發動機尾氣一個緩沖,進而降低它的溫度,減少紅外特征。另外還有一個核心設計,熱抑制技術,這是老美的一個創新。
為了滿足特種作戰的需求,隱身黑鷹還增加了短翼設計,可以掛載多種武器。
那么它的實戰表現如何呢?
突襲本·拉登住所時,它沿著興都庫什山脈的山脊線低空飛行,巧妙避開了巴基斯坦的雷達監測。據說,因為聲音很小,只有78分貝,它飛行時甚至沒有驚動遠處山脊上的牧羊人,只有狗子察覺到了。
當直升機抵達目標上空時,精準的懸停能力和穩定的操作性能使得隊員能夠迅速索降進入院落,然后展開行動。
可能因為太過緊張,或是改裝有問題,隱身黑鷹墜毀了一架,就在住處附近。抓捕擊斃行動結束后,海豹突擊隊使用C4炸藥將地面殘骸炸毀了。碎片事后被巴基斯坦拿到,后來美國政府向其討要,巴巴羊直接用大卡車拉到了美國使館,但是有20%的碎片被巴方私藏了。
后來這種改裝版黑鷹不了了之,美國軍方也不再使用這些套件,他們轉而讓幾家直升機巨頭競標美軍下一代通用直升機項目。西科斯基拿出了SB-1,就是結合當時改裝黑鷹的經驗,還使用了共軸剛性雙槳,整個機身非常流暢,連門都進行了隱身設計。然而時運不濟,后來美軍又青睞傾轉旋翼機了。
其實,隱身直升機這個思路之前沒有多少國家嘗試過,美國屬于第一個實踐的,在突襲中還是展現出了巨大優勢的,所以后來各國設計直升機,也在隱身方面嘗試過改進。重點其實是螺旋槳降噪技術,它屬于世紀難題,用改變螺旋槳翼尖氣動外形這個思路很不錯,美國的這些嘗試都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后來其它國家的直升機設計。
現在美國人依舊癡迷傾轉旋翼機,老款魚鷹都摔了多少次了,美國軍方依舊熱情不減。下一代的直升機計劃,美國選中V-280,這次不是坑爹的波音生產了,發動機也不會跟著轉,可靠性應該要好很多。傾轉旋翼機的優點是飛的快,升翼可以當水平飛行推進用,之前積攢的直升機隱身技術,不用想也會移植到V-280上。
目前傾轉旋翼機,我國官方還未透露有研制計劃,倒是民營企業搞出了一個6噸級別的,設計很驚艷,但是尺寸載重小了一點,不適合軍用,還是得慢慢發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