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浩志
最近有報道,杭州上半年土拍攬金1160億,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去年1169億元。與此同時,杭州今年也誕生了全新的單價“地王”,房價也非常堅挺,核心城區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價格在年初見底之后就一路強勢,二季度已經開始上漲。很多人感慨杭州樓市復蘇領先全國大多數地區。尤其咱們廣州,作為一線城市,無論是經濟增速還是房地產復蘇,無論是賣地情況還是每平方單價,似乎都已經被部分二線城市全面超越。
我覺得有上面的感覺是事實,但并不是完整的事實。目前中國樓市的真實情況是三大特征:一是眾所周知的整體低迷;二是分化,多維度全方位的分化;三是“二八”定律的凸顯,極端情況下甚至是“一九”定律。
下面簡單描述一下:
首先中國樓市整體低迷,但部分城市已經開始偏熱。比如杭州,深圳,上海,乃至西部的成都,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就逐漸呈現量價齊漲,樓市和土地市場同時升溫的情況。
其次,同是一座城市,整體可能表現一般,但個別區域,比如核心城區卻非常堅挺。比如廣州,今年一季度荔灣,海珠的新房價格開始有上漲的苗頭,二季度因貿易不確定性出現成交量下滑,但部分板塊受拆遷影響,大批購買力入市,諸如芳村、三元里,羅沖圍等區域出現成交量100%的漲幅。
還有就是雖然多數物業價格仍然跌跌不休,但大城市豪宅居然穩中有升。北上廣深杭的情況都差不多,越貴的房子越好賣。千萬級以上的物業成交量不斷刷新歷史新高。是的,這是歷史新高,千萬以上物業成交量居然超過樓市最火爆的2021年,而且近三年每年都在創新高。
最后,雖然多數業務庫存高積壓嚴重,但部分樓盤居然有搶購現象。還是以廣州為例,最近一個月,位于琶洲、金融城等區域的高端豪宅項目,首推幾百套單位,居然開盤就清貨,部分樓盤二期加推居然敢漲價10%,更有某江景豪宅盤,沒開盤就出現了內部搶購,在這等市場居然敢收“茶水費”。
以上都是真實情況,雖然只占市場總體的20%,或10%。但它卻反映了樓市并非一面倒的低迷,甚至局部過熱的情況。
更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房地產市場雖然已經告別了投資熱潮,告別了以初次置業為主導的剛需市場。在全新改善居住環境為絕對主導的市場大背景下,仍然有部分產品,因為區位優勢,產品優勢,服務優勢而成為市場熱點。并且隨著改善需求的人越來越多,這類型物業反而越發緊俏,更展現出保值和增值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