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間,洋河股份換帥的傳聞終于塵埃落定。
洋河股份發布公告稱,董事長張聯東因“工作調整”原因辭職,辭職后張聯東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目前,尚無明確消息顯示張聯東的下一站去向。
從2021年年初空降洋河股份,張聯東執掌這家頭部酒企已經過了第五個年頭。
五年來,張聯東給洋河帶來過榮耀和輝煌,也曾因業績暴降而為千夫所指,尤其是剛過去的2024年,洋河營收凈利雙雙驟降,并且跌出了行業前三,張聯東遭遇了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
如今,揮揮手辭別洋河,張聯東的是非功過也只能人人評說。只不過,“后張聯東”時代的洋河,在前有強敵、后有追兵的夾擊下,如何重返輝煌,仍然是個難題。
是非功過張聯東
在辭職公告中,洋河對張聯東進行了高度評價并致謝,這讓一眾為張聯東擔心的朋友們暫時松了一口氣。
洋河公告表示,“張聯東先生在公司任職期間,恪盡職守,勤勉盡責,在生產經營、市場營銷、品牌品質等方面勇于創新,董事會對他為公司經營發展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這足以讓這位57歲的老帥掙回了些許顏面。
而在半個月前的洋河股東大會上,張聯東出現在現場,卻是為公司業績下滑向投資者致歉,并直言“最大問題在我們(管理層)這里”。他強調公司管理層不能推卸責任,必須從公司內部找原因,進行深刻反思。
作為洋河董事長,確實應該向投資者致歉。2024年,洋河成為唯一大幅度下滑的頭部酒企,并這一情況延續至2025年第一季度。
洋河股份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2.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33.37%。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頹勢仍未扭轉,營收同比下滑31.92%,凈利潤同比下滑接近40%。
張聯東辭任是否與業績有關?盡管無法下這樣的判斷,但如果反過來想一下,如果業績亮麗,張聯東還會辭任嗎?
從橫向對比來看,2024年,與洋河爭一直爭奪行業第三位置的汾酒與瀘州老窖均取得了正增長,但洋河卻掉隊了。進一步從單季度變化趨勢看,洋河的份掉隊還在加速,短期內被徽酒龍頭古井貢超越,或許不再是危言聳聽。
在資本市場上,洋河股份的股價同樣表現不佳。2025年以來,洋河股價已累計下跌超過18%,這一跌幅在白酒板塊中較為突出。
拉長時間周期來看,Chioce數據顯示,張聯東上任后,自2021年4月底發布頭一年年報起,到今年4月底發布2024年年報,4年間洋河股份市值下跌61%。在此期間,一直持有洋河股票到目前的投資者,損失可謂慘重。
股價的持續下跌,一方面引發投資者焦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場對洋河股份未來發展前景的擔憂,進一步影響公司的市場形象和融資能力。
“二次創業”
1968年出生的張聯東,是土生土長的宿遷人。
眾所周知,董事長張聯東有個外號“張排比”,表面是指他愛說排比句,如去年的"七個聚焦",今年又有“四個回歸”“三個順應”“四個堅持”;更多的還是認為他說的都是官話套話,當然,出身政府體系的張聯東,運用“排比句”顯然是信手拈來。
2021年2月,張聯東53歲的時候,從政府官員轉變為中國頭部酒企掌門人,開啟人生的新篇章,同時也開啟洋河的新征程。
當時,面對洋河業績下滑的現狀,不少投資者對這位“空降兵”抱著厚望,希望他能重振洋河藍色雄風。
上任之初,張聯東提出“二次創業”,對內部管理進行調整,一系列人才激勵措施相繼落地,比如制定“十四五”利潤增量共享計劃、建立系統化寬帶薪酬體系、“核心骨干持股計劃”等政策,通過這些機制,激發員工動力和團隊活力。
張聯東的改革不僅在內部管理,還主動積極建立與經銷商的溝通機制,倡導全新的“親商、安商、扶商、富商”理念,構建“創業共同體、致富共同體、事業共同體、生命共同體”的新型廠商關系。
張聯東上任后,洋河業績一度企穩回升,但表現并不穩定,尤其是利潤增速大起大落。2021年,洋河股份凈利潤增長僅0.34%;第二年強勁反彈,增速高達24.91%。就在許多投資者開始憧憬洋河業績復興時,第三年公司凈利潤增速跌到個位數,只有6.8%;第四年,洋河利潤竟然不增反降,下滑33.37%,2025年1季度更是跌了39.93%。
洋河下一步
進入“后張聯東”時代的洋河,何去何從?
正視問題才能重返增長。對于洋河目前存在的問題,無論是投資者、經銷商、客戶還是張聯東本人,其實都有著清醒的認識。
金通社注意到,一個發人深思的例子是,洋河既然要“重返江蘇”,但遇到蘇超聯賽這樣的機會卻沒有抓住,導致今世緣成為贊助商,而自己只能擦擦邊。
實際上,對于公司現存在的問題,今年股東會上張聯東已經做了系統分析。
他認為,品牌建設上,洋河股份在品牌建設方面觀念較為落后,未能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在品牌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公司沒有及時對品牌進行全面升級和換新,導致品牌定位不夠清晰,無法精準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品牌建設路徑依舊依賴傳統的廣告投放模式,缺乏創新,在新媒體營銷、品牌故事傳播等方面存在不足,難以在消費者心中形成鮮明的品牌形象。
此外,洋河的營銷模式固化。過去20多年,洋河股份憑借一套行之有效的營銷模式實現了高速發展,但這些經驗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反而成為了發展的障礙。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和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公司未能及時對營銷模式進行創新,在渠道管理、終端動銷、消費者互動等方面存在不足。
例如,在電商直播、社群營銷等新興營銷渠道的布局上,洋河股份明顯落后于競爭對手,無法有效觸達年輕消費群體。
在掌舵洋河之初,張聯東曾發出“靈魂三問”:“明天還能‘活’下去嗎?明天還能‘活’得更好嗎?明天還能‘活’得更有尊嚴嗎?”
如今,在張聯東揮別洋河之時,“靈魂三問”仍沒有明確的方案,而且,隨著張聯東的離任,已經掉隊的洋河,將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