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槽三刀,一個喜歡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吉林一高校66萬采購4臺空調,最貴一臺單價22.6萬元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校方對此回應稱,采購的是精密空調,專為機房設計,需24小時不間斷運行,具備恒溫恒濕、防腐蝕、抗電磁干擾等特性,與民用空調在技術標準、功能用途上存在本質差異。
例如,華為NetCo15000系列采用氟利昂R410A環保冷媒,能效比達3.2,遠超家用空調國家標準,且供應商需提供5年質保和7×24小時響應服務。
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精密空調均價約15萬-25萬元/臺,東北師大采購價處于合理區間。
不過,部分網友仍呼吁公開采購流程細節及供應商資質,以消除信息差。
三刀認為,即便技術解釋有理有據,但公眾的質疑依然不容忽視,畢竟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就得經得起仔細審查。
其實網友的質疑很好理解,2025年5月,重慶三峽學院剛曝出75萬元采購“299元路由器”的丑聞,這種“高價采購”的負面記憶,讓網友很難不產生聯想。
另外,從采購的流程來看,雖然列明了型號和價格,但未詳細說明技術參數、市場比價情況,也沒有公開供應商的資質文件。
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態,難免讓人浮想聯翩。
當然,更深層的問題在于,高校采購長期存在的“信息不對稱”。
就像一位法學教授說的:“公共資金的使用,應該像玻璃缸里的金魚——一舉一動都看得清清楚楚。”
然而,遺憾的是,這種透明度的缺失,在類似事件中屢見不鮮。
在這場價格爭議中,有幾個細節值得玩味。
首先,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精密空調均價約15萬-25萬元/臺,似乎東北師大的采購價在合理區間內。
這說明,專業設備的高價并非個例,而是行業常態。
就像醫院的CT機不能用家用X光機替代一樣,機房空調的技術參數是生命線。
其次,校方盡管承受著巨大壓力,東北師大采購中心的工作人員仍耐心解釋:“如果服務器因高溫宕機,損失遠超空調成本。”
這種專業而克制的回應,為理性對話留下了空間。
相比之下,重慶三峽學院在“路由器事件”中最初的推諉態度,導致輿情進一步發酵,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過話說回來,在“天價空調”的表象下,是專業設備的合理需求與公眾知情權的碰撞。
解決這種碰撞,需要的不光是情緒化的指責,而是建立更有效的溝通機制,在專業化采購中,也不能只關注“把事辦好”,更要學會“把事說清”。
我們常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東北師大的“天價空調”事件,最終或許會以“誤會澄清”收場,但它留下的思考遠未結束:
在一個專業化分工日益精細的社會,如何讓公共事務的治理既保持專業性,又不失透明度?
我們相信,在這場關于“空調價格”的博弈中,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
但如果能因此推動采購透明度的提升,讓更多專業設備的采購不再“霧里看花”,那么,這場風波就有了超越事件本身的意義。
畢竟,在公共事務的治理中,理解比質疑更重要,透明比辯解更有力。
鄭重聲明:
文章素材來自官方媒體,作為自媒體創作者,始終本著客觀、理性的態度進行時事的相關評論,無不良輿論引導。
此外,對于事件的真實性,自媒體創作者很難把控,所以也請大家理性閱讀。
另,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