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爾卓德講武堂上的“野史”,比“瓶蓋怪談”還要更扯
D.哈卡
2025-07-01
返回專欄首頁
作者:D.哈卡
原創(chuàng)投稿
評論:
我上次喊川普一句兄弟,他把50多個天基武器站送我了。
這是個平平無奇的工作日,我正坐在工位上寫稿。
但霎時間手機嗡動,我低頭定睛一看,消息窗口彈出四個大字,赫然寫著“危險速歸”。
發(fā)這條消息的是我二舅爺。時過境遷,二舅爺依舊保留著發(fā)電報惜字如金的傳統(tǒng),他的頭像很好辨認,是一朵配文“花開富貴”的盛放荷花。
看著這四個字,我不禁歪頭瞎琢磨起來:難道是老墳那邊出問題了?
不對啊,這又不是《盜墓筆記》,咱家祖上也沒啥“摸金”老前輩,怎么就沾上因果了?
沒等想明白,二舅爺直接一個電話就打來了:“娃子,你不知道嗎?現(xiàn)在天下大亂,俄國和烏克蘭打得老厲害了!馬上就世界大戰(zhàn)了,你先回老家避避難吧!”
啊?世界大戰(zhàn)?
我雖然平常不太關心世界格局,但好歹也是網(wǎng)上沖浪高手。依稀記得,最近的政界頭條不是“北約秘書長管特朗普叫爸爸”嗎?雖然現(xiàn)在打得火熱,但也不至于快進到全面戰(zhàn)爭——怎么沒兩天,全球緊張度就給直接拉滿了?
但二舅爺在電話里信誓旦旦打包票:“我沒瞎說,人專家都說了,前兩天以色列那個什么旅長,他三角簍子都被伊朗的導彈崩飛了。”(所謂“三角簍子”,便是東北話里的褲衩子)
聽到關鍵詞“三角簍子”,我終于恍然大悟。搞半天,讓我二舅爺驚慌失措的,不是真正的國際局勢,而是弗雷爾卓德講武堂上的那些野史。
什么是“弗雷爾卓德講武堂”?
“弗雷爾卓德”其實指代的是我國東北區(qū)域——關于這部分,我們公眾號之前發(fā)布的文章里有解釋過,不了解的觀眾可以自行跳轉查看。
“講武堂”很好理解,它原本是指清末民初時期,為了培養(yǎng)軍官而設立的軍事學堂,如今成了嘮嗑軍事時訊視頻的代稱。
那“弗雷爾卓德講武堂”,便是指代短視頻和直播平臺上,一眾操著濃重“弗雷爾卓德”口音的軍事博主,以講述國際戰(zhàn)爭局勢為主要內容的視頻。
為什么弗雷爾卓德講武堂上的故事會被稱為野史?
因為這些“野史”確實夠野,也確實夠史——
據(jù)真實可信的野史記載,以色列401裝甲旅旅長正擱指揮部指揮呢,說今天打這,明天打那。你奶奶個三角簍子的,伊朗這個導彈撲騰一下子,直接精準定位,把以色列401裝甲旅旅長褲衩子都給崩飛了,可以說炸了個五馬分尸,萬朵桃花開。
據(jù)真實可信的野史記載,普大帝趁昨天半夜,一個電話打到軍事指揮部,給榛樹導彈支上,轟炸了波蘭雇傭兵職業(yè)培訓學校,一下炸死300多個二星上將,直接把所有北約領導干得倒吸一口涼氣,噔噔噔倒退了三步。大帝還說了:“(弗雷爾卓德粗口),我當了俄羅斯20多年總統(tǒng),今天是我最痛快的一天,你波蘭擱著培訓北約雇傭軍,還要下場烏克蘭?我不答應!我普京今天讓你知道知道,鹽打哪咸,醋打哪酸!”
據(jù)我自己編的野史記載,普大帝面對川普為首的北約核威脅,準備激活“歐內死手”系統(tǒng)先發(fā)制人。和“死亡之手”系統(tǒng)的被動防御不同,“歐內死手”系統(tǒng)可以主動進攻,把俄羅斯境內一萬三千枚核彈盡數(shù)發(fā)射,飽和式轟炸每一個北約國家……
“弗雷爾卓德講武堂”的大致套路,就是以最近時事為背景,在這個大框架下添油加醋,通過已經(jīng)遠超藝術加工范疇的藝術加工,盡可能增加“野史”的刺激程度。加到最后,這段時事往往就面目全非,完全脫離了現(xiàn)實,變成了一段只可能發(fā)生在平行宇宙的架空歷史。
這么一看,“講武堂野史”主打的,就是“你說這扯不扯”的胡編亂造,任誰來都能胡謅兩段。但真想要講好“野史”,卻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文縐縐的外交辭令太枯燥,無法滿足下沉市場喜好。而“講武堂野史”的臺本講究一個簡單易懂,不僅足夠口語化,還足夠“C語化”。出場的人物個個都似素質極差的街頭混混,他們之間的“問候”通常以令堂起手,以令尊結尾,三句話離不開對方奶奶的三角簍子,“啊米諾斯”也不過只是個常用的語氣助詞。
軍事博主的講述語氣要激昂澎湃,神態(tài)要眉飛色舞,眼睛永遠得瞪得像銅鈴,中間最好再來點肢體動作打協(xié)同戰(zhàn)術。講到關鍵處,他們還會直接上道具,給你現(xiàn)場表演導彈轟炸時的地動山搖、將軍施號發(fā)令時的氣急敗壞、士兵前線作戰(zhàn)的險象環(huán)生,甚至直接RAP一段互相叫陣的“日你仙人”。
不過,對有嘮嗑和表演天賦,甚至發(fā)展出“短視頻輕工業(yè)”刻板印象的弗雷爾卓德人來說,“講武堂”正好屬于專業(yè)對口。你可以看到不少弗雷爾卓德人講起野史來如魚得水,動輒就能講上一個鐘頭——這也是為何在如今的講武堂賽道里,你基本只能看見弗雷爾卓德人。
如果說“瓶蓋怪談”展現(xiàn)的是弗雷爾卓德人重情重義的正面形象,那“講武堂野史”則能反映出弗雷爾卓德人渴望暴力和戰(zhàn)爭的陰暗面——
在弗雷爾卓德講武堂上,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手里,都隨時捏著一部直達軍事指揮部的電話,平常他們最愛干的事,不是和別國總統(tǒng)對罵,就是下令發(fā)射洲際導彈。
而就像“瓶蓋”成為“弗雷爾卓德怪談”中的通用貨幣一樣,“三角簍子”作為“弗雷爾卓德講武堂”里的記憶錨點,火出了圈。就算有人被導彈炸得“五馬分尸”“萬朵桃花開”,也得先強調“他三角簍子都被崩飛了”。一場戰(zhàn)斗到底有多激烈,完全可以通過雙方被崩飛的三角簍子數(shù)量來計算。
為什么是三角簍子會成為“弗雷爾卓德講武堂”的點睛之筆?
一來,三角簍子作為核心部位的遮羞布,能夠直接被炸得和主體分離,就足以證明傷害巨大——這套理論有點像“用出車禍時腳上的鞋掉沒掉,來判斷泥頭車有沒有把人創(chuàng)進斬殺線”。
二來,它本身自帶私密屬性,此刻卻忽然暴露在眾目睽睽下,不免讓人想入非非——
你說,這裝甲旅旅長的三角簍子,會是藍白碗嗎?
另外,三角簍子正好和最近大火的搜打撤游戲名有部分重合,“三角簍行動”的梗也讓“講武堂野史”收獲了意外熱度。
圖源:B站@梗指南
如果你覺得講武堂的野史還是過于荒誕離奇,無法理解“三角簍行動”的爽點所在,那么我想告訴你,諾蘭曾說過:“不要嘗試去理解,而是去感受。”
臺上講得對不對并不重要,臺下覺得精不精彩才是王道。
雖然在這個平行宇宙的架空歷史里,戰(zhàn)局已經(jīng)數(shù)值膨脹到互扔核彈,但總結起來,還是社會人之間的“磕上了”那套——瞅你咋滴?瞅就干你!
你別管米萊家后院的300座核反應堆從何而來,也別管蒙古海軍的幾十艘航空母艦怎么就走旱路開到了北冰洋,咱們“講武堂野史”主打一個氛圍感,沒有現(xiàn)實邏輯,沒有政治博弈,就是要愛憎分明,就是要有仇必報。
干不過,咽不下這口氣,就電話搖人找大哥搬救兵。隨著一級級往上搖,搖著搖著,局部沖突就被搖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
說白了,這一眾“弗雷爾卓德講武堂”,壓根就不是正經(jīng)的軍事博主,而是后現(xiàn)代戰(zhàn)爭說書人。這些野史雖然玄乎其玄,但內核里快意恩仇的故事,就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而軍事題材更是能天然吸引一眾喜歡鑒證的中登老登——試問一下,在飯局上推杯換盞后,有幾個男性中老年人不喜歡指點江山一番?
對中登、老登來說,“講武堂野史”可以算作一種另類的免費精神按摩。在博主一邊口吐芬芳,一邊描繪出的弗雷爾卓德架空歷史里,生化毒氣是香氛,燃燒彈是精油,核彈頭也只不過是按摩頭。故事中不時出現(xiàn)給普大帝撐腰的神秘東方大哥,更是一劑猛藥,把中登老登們的大腦皮層褶皺都給捋平,狠狠地滿足了他們的愛國情懷。
但中登老登們可能沒有想到,講武堂饋贈的免費馬殺雞,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好吧,這些價格也可能不是標在暗中,而是標在帶貨環(huán)節(jié)的商品上。
年輕人經(jīng)常互相調侃“等你老了賣你保健品”,而講武堂直播間現(xiàn)在就有一群老年人,于是接下來的一切都水到渠成——插上插座就能省電的節(jié)電器、專治腰椎間盤突出的三無小藥丸、99塊六瓶的國藏鉑金酒,就這么堂而皇之地出現(xiàn)在了部分無良的講武堂直播間。
而且好巧不巧,能被“野史”篩選出來的老年人,就是最有可能買這些“保健品”的那批人。
還能說什么呢?看到二舅爺插在家里的節(jié)電器,我也想發(fā)射一萬三千枚核彈,崩飛這些講武堂說書人的三角簍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