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的人造水利工程之一。“中國大運河”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彰顯了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澎湃新聞獲悉,7月4日,“大運河文化·江南漕運大展”在上海松江云間會堂美術館云間第一展廳開幕。展覽立足松江,集歷史梳理、實物陳列、非遺互動、沉浸體驗于一體。
展覽現場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規模最宏大的人工水利工程,貫通五大水系,橫跨八省市,歷經2500余年,不僅重塑了中國古代的政治地理格局,更承載了深厚的文化精神。它既是工程奇跡,更是流動的文化史詩。
展覽聚焦“江南是大運河永遠的一端”這一核心命題,通過梳理江南運河、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與江南漕運的關系,接續出“八府一州 江南繁繪”,梳理大運河江南段的歷史、漕運演變與文化圖景。展覽繼而立足松江,以“倉城非遺特展”講述松江作為“漕糧之源”的歷史和當下。
展覽現場
“江南運河貫千里,清波一脈通古今。”運河帶來了江南的千載繁華,見證著城市的興替更迭。作為中國大運河的組成部分,“江南運河”初鑿于六朝時期,歷代常有疏浚,是中國大運河中運輸最繁忙的河段。它北起江蘇鎮江,經太湖東岸的常州、無錫、蘇州,南至浙江杭州。往北則可通過長江內外溝通、并越江北上,往東則通過浙東運河到達寧波。中間則通過吳淞江、太浦河連接上海。在六朝時,又通過破崗瀆連通到首都建業(建康)。
展覽現場
自中國大運河開鑿以來,江南的物產因國家的需要源源不斷地運往首都,從而產生了不同時代不同的漕運制度。至明清,漕運體系發展至巔峰,擁有漕倉、漕船、漕軍、漕夫等龐大系統,構成了國家財政、軍需、民生供應的重要保障機制,也形成了繁榮的運河經濟帶。
展覽現場
展覽以文字、史料、古代繪畫文獻等形式講述中國大運河和漕運。其中一組繪畫以多樣的視角描繪了運河沿岸的自然景致與人文風貌。無論是城市格局的細膩描摹,還是帝王行旅的恢宏場景,抑或江南市井的煙火氣息,這些圖像共同構成了古人對大運河的集體視覺記憶。圖中塔寺林立、橋梁橫臥、山水相依,市井繁華與政務圖景交相輝映,不僅體現了繪者的精湛筆法,也凝聚了時代對于漕運治理、區域繁榮與南北交流的認知想象。
窗外的松江電視塔(被稱為松江的“東方明珠”)與展覽運河主題對照
在明清漕運體系中,江南是漕糧的主要產區。松江作為“江南熟、天下足”的核心腹地,被譽為“漕糧之源”。其中,松江倉城是不可忽視的地理節點,是一座依水而生、因運而興的江南漕鎮,更是江南漕運制度的縮影。
展覽現場
松江倉城始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至明清之際,迎來鼎盛。“蘇松稅賦半天下”,清中期,松江府年征漕糧逾四十一萬石,其中半數以上匯聚于此。開倉之日,官員祈福、戲班獻藝,河畔桅桿林立,漕幫船隊浩蕩啟程,倉城成為南糧北調的壯闊起點,也匯聚了市井繁榮與制度化運作的雙重氣象。
展覽現場
漕運不僅輸送物資,更孕育出江南獨有的生活技藝與精神形態。其中,“松江布”凝結了江南紡織技藝的精髓。展覽以“松江布與十二時辰”為線索,呈現從卯時紡紗、巳時織布、未時染整,到酉時市集交易、亥時農家漿洗的工藝節奏,宛如一幅紡織與時間交織的日常圖譜,令人觸摸到江南紡織文明的柔軟與堅韌。同樣流傳百年的“松江大米”,作為明清貢品,不僅是漕糧的代表,也體現了江南水土之豐與農耕文明之盛。
此外,源自松江倉橋的“莊涇船拳”,將水上防衛與武術傳統合為一體。明清漕運鼎盛時曾是船夫防御匪患的實用技藝。如今,它以陸上套路和傳統器械的方式延續傳承,是水運文明在身體與精神層面的獨特遺產。
展覽還展出一批松江倉城地區紙質文書。這些由民間自發保存、流散、再度收集的地契、房契,如時光棱鏡,映照出漕運繁華時代里市河兩岸的商貿活力與社會變遷。墨跡斑駁處,仍能觸及一座古城的肌理。
展覽現場,展出的松江倉城地區紙質文書(部分)。
雖然隨著上海開埠與漕運制度的變革,倉城風華漸隱,但未磨滅其積淀的文化記憶。進入21世紀,倉城迎來新生。自2005年被規劃為歷史文化風貌區以來,松江永豐街道啟動整體保護工程,既修繕遺址、安置居民,也引入文旅項目與文化展示,喚醒沉睡的歷史肌理。如今,大倉橋、杜氏雕花樓、云間第一橋等,仍隱含著古代漕運的記憶,成為當代城市肌理中一段鮮活的文化遺產。
展覽現場
據悉,展覽由上海報業集團指導,上海市松江區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永豐街道辦事處主辦。展覽期間,還將邀請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龔良開設大運河文化主題講座,并舉辦非遺互動體驗等活動。展覽將持續至2026年1月15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