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梅雨季像個急性子。6月6日入梅,6月30日就急著退場。比常年提早10多天,成了“短梅”典型。
副熱帶高壓太霸道,脊線猛抬把雨云推向北邊。
長江中下游剛沾濕腳,老天爺就收了灑水壺。
梅期23天,比老輩記的賬本少了十多天。“早出梅熱死牛”的農諺,開始應驗了。
7月頭天起,浙江福建像扣了大蒸籠。杭州連續五天沖38度,柏油路曬得發軟。
稻田里的水稻正抽穗灌漿,陽光足是好事。可葉子卷得像煙卷,地里裂開口子就麻煩。山區玉米苗蔫巴巴的,得趕緊引水澆根。
持續高溫還招蟲子,稻飛虱最愛這悶熱天。老把式說,以前梅雨后要“擱田”控旺長。
現在得改法子,先防旱再治蟲,兩頭都得顧。蘇北王大爺盯著天氣預報直嘆氣:“往年這時候還在排澇,今年要挑水抗旱了。
”傳統看云識天氣還是有用,可衛星報得更準。河蚌殼沒冒水珠,螞蟻巢也沒往高處搬,雨就是不來。
咱信老經驗,更得聽氣象站的喇叭。水稻田要灌“跑馬水”,早晚澆別正午澆,免得燙壞根。菜園子搭防曬網,辣椒茄子怕曬禿了頭。
養殖場得給牲口解暑,井水潑地、風扇送風不能停。有人說,早出梅讓三伏天提前發威。可莊稼生長不等人,該防的災一樣不能漏。
湖北丘陵地,玉米地間作大豆能保墑,老法子新用挺靈光。安徽平原灌區,得檢查水泵管路,別等旱急了抓瞎。最讓人愁的是,高溫天沒個準頭,啥時候能下場透雨?
這茬莊稼能不能挺過伏旱,就看咱們手頭活細不細。
我個人覺得,老天爺脾氣變了,咱種地的法子也得跟著轉。土辦法攢經驗,科學招提效率,兩手都要硬。
未來幾天,高溫還要加碼,千萬別等旱情露頭才動手。趕緊清溝渠、修水泵、備防曬網,樣樣落到實處。
地里的收成,都是咱莊稼人腳踩黃土、手勤快點掙來的。
守住田頭,就是守住咱的飯碗。您那邊的莊稼咋樣了?
有沒有啥抗旱好招?來評論區嘮嘮。
記住嘍:早準備三分,少受七分災,動手越早,損失越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