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號就是小暑節了,今年農歷六月十三入節,老輩人說這是晚小暑。
“晚小暑涼嗖嗖”,按農諺說法,后面暑熱勁兒可能不會太持久。可咱種地的不能全靠老話,還得盯著天氣預報看實際天兒。
小暑到,雖說可能涼快點,但暑氣還是足,日頭曬著依舊火辣辣。山區種玉米的鄉親注意,地里別旱著,該澆水就趁早通渠。平原種豆子的,要是趕上雷陣雨,得防著田間積水漚根。
菜園子里的辣椒茄子,即便天涼,正午也得搭個遮陽網擋擋毒日頭。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的法子有道理,比如烏云壓頂就得防短時暴雨。
但咱也得結合手機上的氣象預警,雙保險更踏實。今年小暑后,湖區養魚的要留意水溫變化,別讓魚群缺氧翻塘。有人覺得晚小暑涼快,可能放松田間管理,這想法要不得。
不管天熱天涼,莊稼該追肥的時候不能拖,尤其是水稻拔節期。
家里養耕牛的,別管啥時候,中午都得讓牛在樹蔭下歇著,別暴曬。
往年有老鄉信了農諺放松防旱,結果趕上伏旱吃了虧,這教訓得記著。現在咱有科學預報,該澆水、該防澇,跟著節氣和天兒靈活動。小暑后,玉米螟可能借著濕熱天氣鬧騰,得趁早去地里查看蟲情。
咱承認老祖宗的經驗管用,但也得知道,現在種地得把土辦法和科學結合。比如草木灰能防潮防蟲,撒在菜地里好使,這就是老智慧的寶貝。
可要是趕上連續陰雨,光撒草木灰不夠,還得挖溝排水防爛根。
不同地塊情況不同,山區坡地怕旱,平原洼地怕澇,得對癥下功夫。
有人問,晚小暑真的會涼嗎?這誰說得準,但提前做好準備總沒錯。咱農民過日子,就得眼里盯著天,手里備著招,心里才不慌。
7號小暑一到,意味著夏管到了關鍵時候,每一步都得踩準點。我個人覺得,農諺是老輩人的觀察總結,咱可以參考,但不能全依賴。接下來這幾天,大家抓緊檢修灌溉設備,別等旱了才想起找管子。
大棚種植的鄉親,檢查一下棚架是否牢固,防著突發大風掀了棚。最后再提醒一遍,小暑后不管天熱天涼,田間巡查不能斷,早發現問題早解決。
行動清單:①7號前檢修灌溉設備 ②給菜園搭好遮陽網 ③查看莊稼蟲情 ④加固大棚棚架。
種地就得跟著天時走,把老經驗和新辦法結合好,才能穩當迎豐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