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股份(600707)迎來“確定性”預期。
6月25日,京東方A(000725)與彩虹股份雙雙發布公告,宣布京東方以48.49億元的報價獲得彩虹光電30%股權的受讓權。這意味著“面板一哥”京東方已對彩虹股份整體實力投下了“贊成票”,后者則獲得了產能的穩定消納。
在更大視野下,咸陽國資的8年堅守,為陜西“重點產業鏈群”打下了關鍵一戰。
01
京東方“輕入股”:核心瞄向“玻璃基板”
50億級的交易絕非小打小鬧。
先行明確一下交易結果,股權收購后,京東方將持有彩虹光電30%的股權,彩虹股份依然持有彩虹光電69.79%股權,保持控股地位,后者仍納入彩虹股份并表范圍,但不排除京東方未來逐漸參與經營的可能。
京東方此次已拿到了一個好價格。彩虹光電評估值為168.12億元(2024年9月),較凈資產增值率僅為3.46%,意味著咸陽方面的誠意滿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通過陜金控旗下西部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完成,亦創下其成立20余年來的最大一筆交易。
那么,“面板一哥”京東方為什么要果斷收購彩虹光電部分股權呢?
面板端的業務協同訴求不言而喻,但更深層目的顯然是對于“玻璃基板”的追求。盡管彩虹光電目前建成運營著一條G8.6液晶面板生產線,但母公司彩虹股份卻是全球唯一具備“面板+基板”上下游產業聯動效應的企業。
與之相印證的是,彩虹股份在轉讓公告中亦提到了“滿足公司基板玻璃業務發展戰略需求,發揮基板玻璃產業優勢”。
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玻璃基板”的戰略地位。玻璃基板是液晶面板行業最上游的核心部件,亦是“最壟斷”部件,三家外資企業就占據市場約80%的份額。真實的市場案例即美國康寧于2023年上半年上調玻璃基板報價20%,直接導致中游面板企業當期利潤“薄如刀片”,相當于“辛苦為他人作嫁衣”。
同時,“玻璃基板”還在IC封裝、新能源、工程新材料等重要領域不斷崛起,而這些均契合京東方當前“芯屏器和”的戰略定位。
如半導體封裝革命,玻璃基板IC封裝市場預計在2029年透率超50%,京東方已啟動“玻璃基板封裝基板研發測試線”;如切入新能源多領域,京東方目前已推出鈣鈦礦CIPV(車載光伏)調光玻璃天幕產品,未來可應用于任何建筑的外立面,一旦規?;藙拥膭t是萬億級零碳建筑市場。
我們相信友商之間的競爭亦是京東方此次出手的潛在原因之一。就在今年3月,另一家面板巨頭TCL科技(000100)宣布以115.62億元控股式收購深圳華星半導體21.5311%的股權,將兩條G11代TFT-LCD產線收入囊中。
對京東方此番收購的預期,國信證券研報表示:其面板份額將由2024年的25.2%提升至30%以上。
02
業績“暴漲”兩倍:彩虹迎來“大依靠”
京東方的野心當然不止于彩虹光電,更多是沖著彩虹股份來的。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涉足顯示器件領域的上市公司,彩虹股份當前從事著兩大業務,一是由此次交易標的彩虹光電承擔的液晶面板;二是由旗下彩虹(合肥)液晶玻璃公司與虹陽顯示(咸陽)科技公司承擔的基板玻璃,“面板+基板”上下游產業聯動模式已是特色。
公司近年來業績勢頭很猛,2023年與2024年在營收僅增長27.86%與1.73%的條件下,分別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3.61億元與10.37億元,同比暴增110.37%與187.29%,一季度更是達到3.06億元,高基數下再增22.03%。機構預測公司2025年凈利潤將達18.22億元,同比增長46%。
進一步觀察彩虹股份業績變化,其動能主要有兩點。
一來是基板玻璃業務“蒸蒸日上”。雖然面板業務占據主導,但如上圖所示,公司基板玻璃業務營收增速自2021年起超過液晶面板業務,2024年更是以21.79%的速度遠超面板業務的0.36%。二來是降本增效實現“利潤增厚”。2023年與2024年公司液晶面板與基板玻璃業務毛利率分別增加42.15、6.92;5.46、1.18個百分點,占大頭的液晶面板毛利率已由2022年的負值提升至2024年的19.17%,回歸穩定軌道。
回到最具競爭力的“玻璃基板”上,其已然成為公司“小而美”的核心支點。因為彩虹股份不僅是中國第一家、全球第五家擁有液晶玻璃基板生產技術和生產能力的液晶玻璃基板制造企業,亦是國內唯一擁有高世代溢流法基板玻璃全鏈條系統集成技術的企業,目前公司已建成運行10條G8.5+基板玻璃產線。
重大交易總是由“雙向需求”推動的,在京東方“戰略入股”后,彩虹股份方面將獲得哪些賦能呢?
其一是“確定性”的產能消化。作為面板行業確認的龍頭,京東方曾多次公開表示:在液晶面板領域不再新建產線,轉而聚焦技術升級。此次股東協同下,顯然是“買到”了彩虹股份2024年1466.48萬片的液晶面板的優先產能。而彩虹光電作為彩虹股份收入占比近9成的核心子公司,與“強援”綁定將進一步支撐起上市公司業績預期。
其二是資金“反哺”基板升級。全球技術比拼中,玻璃基板的迭代不會停歇,眼下彩虹股份“重注”的項目正是2021年公布的總投資200億元、年產約580萬片玻璃基板的“咸陽G8.5+基板玻璃生產線”,有信息顯示,中國將借此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G8.5+基板玻璃生產技術的國家。結合轉讓公告中彩虹股份對玻璃基板業務的重視來看,50億級資金極有可能用于助力公司高世代基板升級。
03
咸陽百億“豪賭”:堅守6年終獲“彩虹”
彩虹股份之所以能夠走出今日之成績,繞不過的是咸陽市政府在8年前進行的一場“豪賭”。
一起來回顧一下當年的經典戰役。
彼時為央企的彩虹股份曾在2010年開啟轉型,但因諸多原因導致其在接下來的6年中累計虧掉40億元。危難之下公司一度萌生“脫陜意向”,在2017年的70億元再融資計劃中,合肥方面出資達60億元,基板業務的重心明顯要投向安徽。
就在這一關鍵時刻,咸陽國資果斷出手了。在2017年的“天量定增”中,咸陽金控出資75億元成為上市公司第1大股東,咸陽城投和陜西如意廣電同步出資25億元與13億元,咸陽市國資委以累計超110億元的出資額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當年,咸陽市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不過70多億元。
直接效果即將產能從合肥“搶了過來”,在咸陽建設了總投資達280億元的8.6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TFT-LCD)項目,進一步放大了咸陽面板產能。
事實上,在這場“豪賭”開啟后的前幾年,彩虹股份的日子依然不好過,歸母凈利潤雖然轉正,但始終是依賴咸陽市政府補貼(僅2019年就補貼20億元),4年間扣非歸母凈利潤依然虧損。
終于在2021年迎來曙光,我們一度刊文《》記錄了其扭虧為盈與股價大漲,但又在行業承壓的2022年錄得近35億元虧損。直至2023年迎來上文中提到的業績爆發,咸陽市政府足足堅守了彩虹股份6年。
咸陽到底有多堅定呢?不僅咸陽金控在成為彩虹股份大股東后從未實施過減持,其母公司咸陽產投更是持續在管理效能、上下游產業投資布局中賦能上市公司發展。
在我們看來,面對液晶面板這樣全球競爭的高科技行業,國資力量在關鍵時刻“挑起大梁”正是我國攻堅“卡脖子”的有力保障。這其實也是京東方走過的路,若不是北京等國資從1998年至2012年對其累計補貼3000億元,身處“強周期”行業的京東方也無法打破中國“缺芯少屏”魔咒,登頂全球第一。
彩虹股份未來的路還很長,但如今其已然成為陜西新型顯示產業鏈的絕對鏈主,尤其是對咸陽來說,其已不僅是一個簡單的“企業身份”,更代表了咸陽支柱產業。
因為在彩虹股份牽引下,咸陽已先后引進了包括美國康寧玻璃、冠捷顯示器、泰嘉光電在內的40多戶上下游配套企業,建成了涵蓋上游原材料、中游面板制造、下游終端應用的產業生態體系,2024年咸陽市新型顯示產業產值已突破200億元,占到全省約60%。
我們亦有理由相信,面對彩虹光電的龐大產能吸引,京東方未來很有可能在咸陽布局工廠。所有案例的方向是,在踐行投行思維及招大引強的思路之下,咸陽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已經成功,在這場幾乎“All in”的探索中,“咸陽鏈群”值得地市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