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眼睛疼!”
近日,福州的陳女士
聽見10歲的兒子希希(化名)
從書房傳來哭嚎聲。
她沖進去,看到眼前這一幕,
嚇得腿軟——
孩子正捂著左眼蹲在地上哭泣,
指縫間滲出淚水,
書桌上那支藍色鋼筆倒在一邊,
筆帽滾到了墻角……
原來,那天是結束期末考的第二天,希希正在書桌上模仿仙俠主角“舞劍”,鋼筆尖隨著他的手臂揮動,一不留神,他的胳膊肘碰倒了桌上的水杯,慌亂中他伸手去扶,而筆尖卻突然“噗”地一聲扎進了左眼。
“當時他疼得直跺腳,我抱起來一看,滿臉都是淚水。”陳女士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心有余悸。
隨即,希希被緊急送到東南眼科醫院。由于疼痛難忍,孩子根本無法配合視力檢查,小身子扭來扭去,眼淚把檢查床單都打濕了。
經過一番安撫,希希情緒稍微平靜一些,會診醫生白內障專科李仲副主任醫師才用裂隙燈仔細查看,診斷為角膜穿通傷。
當裂隙燈照到左眼時,大家都倒吸一口涼氣——角膜邊緣有個約1毫米的穿通傷口,像被刀尖輕輕挑開的“小裂縫”,萬幸的是,沒有傷到晶狀體造成外傷性白內障。
幸好處理及時,目前希希已經恢復正常用眼,但視力仍有一定影響。“等一個月后傷口完全愈合,再來復查驗光,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角膜散光,可以嘗試驗配眼鏡矯正。”李仲說。
暑假是兒童眼外傷的高發期
這些物品都可能成為“兇器”
希希的遭遇并非個例
每年暑期,眼外傷案例都會增多
“剪刀扎眼球、玩具槍子彈打傷角膜、雨傘金屬頭戳傷眼皮……這些本可以避免的意外,每天都在上演。”李仲提醒,暑假是兒童眼外傷的“爆發期”,家中這些常見物品都可能成為“隱形殺手”:
●文具類:鋼筆尖、鉛筆芯(尤其是削尖的)、修正液金屬蓋;
●玩具類:彈弓、激光筆(長時間照射可能灼傷視網膜)、玩具槍子彈(塑料/金屬材質);
●家居生活類:膠水瓶(瓶身易碎)、剪刀(尤其是兒童安全剪刀也可能劃傷)、清潔工具(雞毛撣子毛絮可能入眼);
●戶外類:竹簽(燒烤/糖葫蘆)、鐵絲(風箏線)、樹枝(爬樹時刮傷)。
發生眼外傷如何急救?
這3步比“揉眼睛”管用100倍
“孩子眼睛受傷后,家長的第一反應往往決定了預后。”李仲總結了3個關鍵急救步驟:
0
1
別硬拽!別亂擦!
如果異物(如鋼筆尖、竹簽)扎入眼內,千萬不能用手拔、用紙巾擦——這會讓傷口擴大,甚至把污染物帶入眼內。
正確做法:用干凈的紗布或紙巾輕輕蓋住傷眼(別按壓),防止孩子揉眼睛,然后立即送醫。
0
2
觀察“異常信號”
低齡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可能因為害怕而隱瞞傷情。
家長要注意:如果孩子突然捂眼睛、揉眼睛、畏光流淚,或眼睛發紅、腫脹,哪怕他說"不疼",也要第一時間檢查。
0
3
受傷后別吃東西!為手術留時間
“很多家長著急給孩子喂水喂飯,反而耽誤治療。”李仲強調,一旦懷疑眼外傷需要手術(比如異物取出、角膜縫合),術前需要禁食禁水8-10小時。
所以,受傷后第一時間聯系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決定是否進食更穩妥。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張帥
通訊員: 張世杰
編輯:小楓
審核:黃美輝、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