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您慢點走!" 上周在小區花園,我親眼看見王阿姨的兒子扶著她遛彎 —— 要知道三年前她連抬胳膊都費勁,整個人癱在床上像片落葉。從臥床不起到獨立行走,王阿姨靠的竟是一碗中藥湯 + 一套推拿手法,今天必須把這個方子分享給所有被帕金森折磨的人!
一、臥床三年,西藥吃成 "藥罐子"
第一次見王阿姨是在她家臥室,60 歲的人瘦得只剩骨頭,蓋著被子都能看見手在抖。她兒子說:"確診帕金森那年,手抖還能拿穩筷子,現在倒好,吃飯得我喂,翻身都得喊人。" 更遭罪的是吃西藥后的反應 —— 每天早上吃了藥就惡心干嘔,下午又昏昏沉沉像喝醉酒,醫生說這是藥物副作用,不吃藥抖得更厲害。
轉機出現在去年冬天。鄰居介紹了位老中醫,王世龍醫生在治療這方面疾病上有小二十年的臨床經驗,王醫生搭脈后直搖頭:"肝腎虧空得太厲害,風痰都堵在經絡里了!" 當場開了個方子,還教了套捏脊手法。王阿姨兒子偷偷跟我說:"當時沒抱希望,就想著死馬當活馬醫,沒想到喝了半個月,我媽居然能自己端起碗了!"
二、中醫三招:湯方 + 推拿 + 功法
1. 五龍震顫湯:喝出精氣神
王醫生的方子特別接地氣:
- 主料:天麻 15g、鉤藤 20g(后下)、熟地黃 25g、山茱萸 12g、懷牛膝 15g
- 配料:茯苓 15g、澤瀉 10g、炙甘草 6g、全蝎 3g(研末沖服)
- 做法:先泡藥 30 分鐘,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 25 分鐘,最后放入鉤藤煮 5 分鐘,分早晚兩次溫服
我特意問過中醫朋友,這方子可不簡單:天麻 + 鉤藤專門平肝熄風,對付手抖;熟地黃 + 山茱萸補肝腎,從根上解決問題;全蝎通經絡,就像給堵住的水管通下水道。王阿姨喝到第 10 天,手抖頻率明顯降低,晚上能睡整覺了。
2. 捏脊 + 穴位按摩:打通氣血開關
王世龍醫生教的捏脊法每天早晚各做 1 次:
- 步驟 1:從尾椎骨開始,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脊柱兩側皮膚,慢慢向上捏到后頸,連捏 5 遍
- 步驟 2:重點按揉 "太沖穴"(腳背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和 "足三里"(膝蓋下 3 寸),每個穴位按 30 秒
王阿姨說第一次捏完脊,后背像曬過太陽一樣暖和,手抖都輕了。后來我才知道,捏脊能刺激脊柱兩側的神經,足三里是脾胃的 "加油站",脾胃好了藥才能吸收得更好。
3. 太極云手:每天甩走僵硬感
除了吃藥按摩,老爺子還讓王阿姨練 "太極云手":
-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
- 左手從左往右畫圈,右手從右往左畫圈,像抱著個大球
- 每天早晚各練 10 分鐘
剛開始王阿姨胳膊抬不起來,練了一個月就能輕松畫圈了?,F在她每天在小區跟老姐妹練太極,步態比很多健康老人都穩當。
三、從臥床到走路,她用了 180 天
- 第 30 天:手抖減輕,能自己拿勺子吃飯
- 第 60 天:在家人攙扶下能站起來
- 第 90 天:扶著桌子能走幾步
- 第 180 天:不用攙扶就能在小區遛彎
上周去看王阿姨,她正跟老伴在廚房擇菜,手指靈活得很。她偷偷告訴我:"現在西藥早就停了,每天就喝中藥 + 按摩,花錢少還沒副作用,比以前吃西藥強百倍!"
四、寫給帕金森病友的真心話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王阿姨的方子適合肝腎陰虛的人,濕熱體質的人不能直接用,建議找正規中醫搭脈后再調整
堅持比什么都重要 :王阿姨頭半個月也覺得沒效果,是王醫生逼著她喝滿一個月才見到起色
別排斥運動 :太極、八段錦這些舒緩功法,比躺著不動強太多,能幫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最后想跟所有帕金森病友說:這病雖然麻煩,但真不是絕癥。王阿姨從臥床到走路的經歷證明,老祖宗留下的中醫智慧,配上科學堅持,真的能創造奇跡。如果你或家人正在受帕金森折磨,不妨試試中醫調理,記得把這個方子先碼住,說不定下一個站起來的就是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