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一個多智近妖之人,他算無遺策,十分厲害。還沒出山之前,他就為劉備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出山后,更是多次幫助劉備化險為夷。綜合整本書來看,我們能發現,諸葛亮是一個既懂天文地理,又知奇門八卦的奇才。那么,我們不禁要好奇,既然他能在赤壁預測東風,為何在火燒上方谷時卻沒能算出會下雨?
諸葛亮
諸葛亮在書中展示了超凡的實力,他從星象中便能預測到哪位人才去世了,還能夠確定具體方位,當年龐統去世,關羽去世他都是通過觀測星象提前預知,十分神奇。而除了通過星象看人,他還能測算東風。赤壁之戰中,周瑜準備用火攻之計對付曹軍,經歷千辛萬苦,才騙得曹操相信黃蓋是真心去投降的,然而卻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當時隆冬季節,只有西風北風,很少有東風南風,而曹軍在西北之上,吳軍在南邊,如果沒有東風,那么火攻之計將無法燒掉曹軍大船,反而有可能把吳軍自己給燒傷。周瑜為此陷入一片迷茫之中,幸好諸葛亮及時趕來,為他解決了這個心中難題。
原文: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風,至二十二日丙寅風息,如何?”瑜聞言大喜,矍然而起。便傳令差五百精壯軍士,往南屏山筑壇;撥一百二十人,執旗守壇,聽候使令。
當然,諸葛亮并非就真的能變出東風來,他只是懂得天文地理,會預測天氣而已。
上方谷
諸葛亮屢次北伐,都無法取得實質性的成功,勞民傷財。雖然每次蜀漢軍隊在他的指揮下,都占據優勢,但是面對司馬懿的堅守不出,他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司馬懿這一招確實管用,堅守不出,就是拼國力,而蜀漢與曹魏相比,國力肯定是要稍弱的。迫于無奈,諸葛亮決定使出計謀,將司馬懿引入上方谷,一把火燒死司馬懿,則曹軍群龍無首,容易被打敗。
那么上方谷長什么樣呢?
原文:孔明自乘小車,來祁山前、渭水東西,踏看地理。忽到一谷口,見其形如葫蘆之狀,內中可容千余人;兩山又合一谷,可容四五百人;背后兩山環抱,只可通一人一騎??酌骺戳?,心中大喜,問向導官曰:“此處是何地名?”答曰:“此名上方谷,又號葫蘆谷?!?/blockquote>上方谷這個地方,易進不易出,極其適合打埋伏。于是諸葛亮將糧草囤積于上方谷,引誘司馬懿前來燒糧,在魏延一步一步的引誘之下,終于成功的將司馬懿引入了上方谷。諸葛亮命軍事點燃谷中引火之物,上方谷頓時成為了一片火海。
原文:言未已,只聽得喊聲大震,山上一齊丟下火把來,燒斷谷口。魏兵奔逃無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齊突出,草房內干柴都著,刮刮雜雜,火勢沖天。司馬懿驚得手足無措,乃下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處矣!”誰知天不遂人愿,正是火勢沖天之時,天上卻突然下起了大雨,把整個谷內的大火都給澆滅了。魏軍眼看老天爺都幫著自己,士氣大震,幾番沖殺之后便逃出升天了。
火燒上方谷這一場景也是我們小時候最憤恨的一幕,大家都感嘆,為何老天要下雨幫助司馬懿呢?為何諸葛亮能算準赤壁東風,卻算不出上方谷大雨呢?
其實呢,這還真怪不了諸葛亮,上方谷之所以會突降大雨,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劇情需要
演義書中的這個故事其實是虛構的,在歷史中并沒有記載。而在歷史中,司馬懿是活到了最后,所以在上方谷不可能把司馬懿給寫死,那么這么一場發生在谷內的大火,如何才能燒不死司馬懿呢?只能是突降大雨。
二、地理位置不同
諸葛亮本身就是荊州人士,熟悉那一邊的地理和天氣,所以在赤壁之戰中,他才能預測出東風到來的時間。而在上方谷,這里的地形和天氣同荊州那邊完全不同,諸葛亮也不熟悉這邊的天氣,所以預測不出。
三、科學角度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正是這場大火引起的突降大雨。上方谷這個地方,本來環境就相對封閉,空氣不易流通,谷內濕度比較大,含有大量的水蒸氣。諸葛亮一發動火攻,冷熱空氣對沖形成了下雨的條件,而大火產生了大量的煙塵,這些煙塵正好作為凝結核與水蒸氣結合在一起,最終形成大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