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公司旗下 白音華自備電廠全額自發自用 50MW 風電項目迎來關鍵里程碑節點 ——首臺風機成功并網發電,正式進入全面調試階段,標志著內蒙古公司首臺10MW風電機組順利實現并網運行。這一突破性進展為后續機組全容量并網發電筑牢了根基,也為白音華區域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增添了強勁動能。
項目計劃安裝5臺10MW先進風電機組,配套新建一座35kV/10kV降壓站,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平均發電量達1.63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5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22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3.7噸、二氧化碳排放量13.6萬噸。在項目全容量投產后,該廠新能源項目容量將達到255MW,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26.7%,每年可輸送清潔能源4.72億千瓦時,鋁廠清潔能源用電比例將超過28%,綜合利用率達90%。
白音華自備電廠風電項目的重要進展,是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新能源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
目前,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新能源裝機達792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654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138萬千瓦,年底將超過1000萬千瓦,發電總裝機容量占比將超過50%,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通遼、赤峰、錫盟、包頭、鄂爾多斯、烏蘭察布、阿拉善、呼倫貝爾、興安盟10個盟市,以及湖北、河南、山西、陜西、山東5個區外省份。同時,內蒙古公司以儲能示范探索綠電消納,建成我國首個由鐵—鉻液流電池、飛輪、鋰電三種形式組成的混合儲能項目,進一步推動公司循環經濟產業鏈綠色、清潔發展,截至2024年底,公司儲能裝機容量超41萬千瓦。
同時,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構建“一總、一分、六維檢”智慧運營管理體系,完成內蒙古生產運營中心平臺升級,建立營銷與生產協同機制,提升電力市場收益。試行“區域維檢”模式,完成通遼100萬千瓦風電項目等11座存量試點場站智慧化建設,2025年10月底前完成在蒙剩余的13座存量場站智慧化改造,合計容量411萬千瓦。目前已減少外委人員49人,兆瓦用工降幅25.66%,實現減員增效。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板塊完成發電量96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9億千瓦時。
此外,在近日發布的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運維檢修分會《2024年度無故障風電場管理成果名單》中,內蒙古公司所屬風電場全部入圍。其中山西右玉風電場、蒙東協合開魯二期風電場榮獲“叁百日無故障風電場”,察哈爾青格洱風電場、山西交口風電場等6座風電場榮獲“貳百日無故障風電場”,其余風電場均獲評“百日無故障風電場”,無故障風電場管理成果創歷年新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