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氫能源汽車,注定無法成為世界主流了。
之前很多人以為,是因為日本占據了太多氫能源專利,導致被中美兩國的背刺,但實際上并不是如此。
日本的氫能源技術是從50年以前開始研究的,可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中國的氫能源專利正在以碾壓式的速度超越日本。
如何有效利用氫能,是氫能源汽車面臨的最大難題。而目前新能源利用領域,可分為制造,存儲,利用,運輸和安全管理五大方面。
日本主要的專利集中在氫能源汽車的利用方面,但如果失去了其他四大方面的支持,所謂氫能源汽車也不過是無根之木而已。
而除了利用這一點之外,剩下的四大方面全部都是我們中國占優。
所以,我們中國不是不想發展氫能源汽車,而是我們選擇了先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道路。
從2020年以后,我們每年申請的氫能源有關專利都是日本的兩倍,早就將日本遠遠甩在身后。
中國之所以這么強,就是因為國家太大,什么樣的領域都有需求,但日本卻是個生產嚴重偏科的國家。
沒辦法,國家太小了。日本的氫能源需求,很多集中在氫能源汽車身上。但現在,世界各國都沒有將氫能源汽車發展放在主要位置,光憑日本一個國家,不可能擁有太大的氫氣需求,直接限制了日本氫能源行業的發展。
而我國則完全不同,一旦國家要發展氫能源產業規劃,立刻就有一大堆企業跟上。因為跟上的就有錢賺,生產出氫氣就能賣出去,由此又帶動了存儲,運輸,管理等諸多方面。
比如我國正在改變能源結構,光靠著電氣不行。必須要靠氫氣來輔助。尤其是在鋼鐵和化工等領域中。早就在煉鋼中加入了氫氣作為傳統能源的代替品,自然就會導致氫氣行業蓬勃發展。
預計到2050年,我國氫氣的年產量將達到1.3億t,2030年將會達到三億噸以上。
一旦那個時候真的來臨,氫能源汽車也必然會遍地開花,因為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日本現在錯就錯在,們在還沒有大量氫能源供應的情況下,就倉促開啟氫能源汽車的制造。過去十幾年,日本在氫能源汽車方面投入了4600億日元,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卻一直無法量產。
可以說,日本的氫能源汽車就是失敗了。如果一種能源只能給少數幾種產品使用的話,就注定了這種能源的利用價值太低。
比如石油為什么會成為世界各國努力爭搶的資源,因為它的用途實在太廣泛。
石油可以用在汽車,卡車,輪船,飛機,家庭燃氣,工業燃料之類的。
還可以用來制造塑料,合成纖維,橡膠,化肥,溶劑,潤滑劑之類的。
殘渣還可以鋪裝路面,生產瀝青,建筑防水材料。
石油的衍生品還可在醫藥和日化行業有廣泛應用。
石油還可以發展工業能源,制造日常生活用品,制造炸藥之類的。
你看,有這么多用處,自然就會成為現代工業的血液,也成為諸多國家爭搶的對象。
但在日本呢,氫氣用途雖廣,單核石油比起來,差距可就太大了,直接導致日本制造的氫能源汽車無法承受高昂的成本。
而我國呢,則采取了小步快跑的方式。我國的氫能源汽車先從保障重型卡車來開始,并隨著社會對氫氣的需求越來越大,逐漸擴展到各種車型中,這是一種非常穩重的發展方式。
在氫能源成型前,我們先發展新能源汽車,先把手上能賺到的錢賺到手再說。
如此一來,誰勝誰負就是很明顯的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