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市政府辦公室印發
《孝感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辦法(試行)》
按照“誰保護、誰受益,誰污染、誰付費”
的原則
建立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
7月1日,孝感城區槐蔭公園內,藍天與美景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全媒體記者徐文 攝
該機制明確市政府每年安排生態補償資金400萬元,各考核縣(市、區)和市級兩個功能區每年年初分別繳納300萬元保證金。
以PM2.5濃度和優良率為考核指標,采用各地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數據。采取“按月考核、按年結算”方式,對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地方獎勵生態補償資金,對環境空氣質量惡化的地方扣減生態補償資金,扣減的資金用于補償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的地方,各地年度扣減上限為300萬元。
該機制的建立,有助于調動各地主動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積極性,推動各項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落實,促進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來源:孝感日報 全媒體記者謝蕾 通訊員徐圓 陳青
制作:李夢婷
校對:張高遠
責編:楊濤
終審:朱霞
出品:孝感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