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關于公布河南省參加2025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備賽學校名單的通知》:禹州市中等專業學校憑借強勁的綜合實力與突出的專業技能水平,成功獲得參賽資格。
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作為國際職教領域的高水平賽事,不僅是技術精英切磋技藝、展示風采的頂級平臺,更是檢驗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和產教融合深度的重要標尺。
關于做好2025年
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教體(育)局,市直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精神,全面加強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管理工作,促進教育公平,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2025)的通知》(教基廳〔2025〕5號)和《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5年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辦基〔2025〕104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做好我市2025年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工作提出如下要求,請認真執行。
一、堅持屬地管理原則
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實行“以縣(區)為主”的管理體制,縣(市、區)級人民政府依法承擔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主體責任,縣(市、區)教育部門要在同級政府的領導下,嚴格按照《義務教育法》等法律規定,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市教育局統籌指導全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各自轄區內學校招生工作和入學監管工作;各招生學校按照所在地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求完成本校招生入學工作。集團化辦學學校以及高校和科研機構附屬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遵循屬地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
二、嚴格落實就近免試入學政策
各縣(市、區)要健全常住學齡人口變化監測預警制度,開展各學段入學人數和現有學位摸底,提前做好預判應對。各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遵守免試入學規定,嚴禁采取考試、面談、評測、簡歷篩選、個人展示或者委托校外培訓機構采取考試、測試、面談等形式選拔學生,不得將各類學科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培訓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的條件和依據。嚴禁以“校園開放日”等名義進行違規招生宣傳或考察學生。新生入學后實行均衡編班,不得設立或變相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堅持適齡兒童隨父母生活的原則,堅持戶籍與父母生活家庭實際住址一致原則。
三、科學合理劃定片區
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要求,綜合考慮區域內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和分布情況、學校布局、學位數量、交通狀況等因素,科學合理劃定每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片區范圍。片區劃定后應保持相對穩定,對出現學校布局調整、學齡人口變化較大等情況的,可在科學評估、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適當調整片區范圍,并提前向社會公布,深入細致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片區內登記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或學校實際辦學承載能力的,按照已公示明確的規則錄取,未錄取的學生需在相鄰片區就近協調安排入學。
四、嚴格規范民辦學校招生
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公民同招”政策,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招生工作由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全程接受社會監督,嚴禁民辦學校自行組織招生。民辦學校的招生范圍限于學校所在地的縣(市、區)行政區域(含功能區),嚴格按照批準的招生范圍、招生計劃和規定的招生時間、招生方式組織招生,堅決杜絕提前招生、跨區招生、超范圍招生。對2024年出現超計劃招生、超范圍招生、以借讀掛靠等名義變相違規招生等問題的民辦學校,要依規核減招生計劃,對情節嚴重的,要暫停招生資格。要以縣(市、區)為單位對民辦學校開展全面排查,對有停辦風險的,屬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提前預警并做好學生安置預案,確保社會穩定。
五、嚴格管控特定類型招生
各類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實驗項目以及外語、體育、藝術等特定類型招生全面實行省級審核制度,開展招生項目評估,建立招生項目臺賬,從嚴控制學校數量、招生規模、招生范圍。經審核同意的特定類型招生項目要提前向社會公示報名條件、招生流程、考察方式、培養方案等,錄取工作完成后要按照有關要求在規定范圍內公示錄取結果。全面清理未經省級審核同意的特定類型招生項目,市、縣不得自行批準學校開展特定類型招生。外語、體育、藝術類項目可以在小升初招生中開展語言、體育、藝術方面的興趣潛質素養考察,不能開展其他文化科目測試,小學入學不得開設此類招生項目。青少年足球、籃球、排球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地區和學校要嚴格按照規定招生。數學、科技類等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實驗項目要堅持不掐尖、重培養,原則上不得與小學、初中招生入學掛鉤,嚴禁隨意突破招生范圍。
六、加強流動兒童入學保障
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堅持“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政策,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按照政策統籌安排,切實簡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隨遷子女與本地學生實行“四統一”(統一管理、統一編班、統一教學、統一安排活動)。在評優獎勵、入隊入團、課外活動等方面,隨遷子女與城市學生享有同等權利。要按照常住人口規模配置基本公共教育服務資源,適應學齡人口變化新形勢,加強學位動態調整和余額調配。人口集中流入地區要適當增加公辦學校招生計劃、加大公辦學位供給力度,推進優質公辦學校挖潛擴容,不斷提高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義務教育資源充足的非人口集中流入地區要逐步實現隨遷子女僅憑居住證入學,取消附加或限制條件。
七、落細特殊群體支持措施
健全本地農村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的義務教育入學工作臺賬,加強關愛幫扶和教育資助,確保應入盡入,常態化做好控輟保學工作。依法保障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就便隨班就讀。推行使用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資格證明信,對烈士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要立足實際、依法依規落實好教育優待政策。堅持自愿申請、公平公開、就近就便原則,制定本地區多孩子女義務教育長幼隨學政策,但不得含有在市、縣范圍自由擇校的內容。
八、落實“教育入學一件事”
各縣(市、區)今年要按照省教育廳工作安排,全面接入省級“教育入學一件事”業務辦理系統,根據最新要求制定或更新新生入學報名工作指南并及時發布,加快實現報名、材料審核、錄取“線上一網通辦”,以數字化賦能招生入學工作,為家長辦理子女入學報名提供便利。推進“線下只進一門”,提升線下辦理服務水平,提前明確入學報名需要提交的材料內容和具體要求,實現一個清單告知、一套表格填寫、一個場所提交。
九、加強組織領導
各縣(市、區)要大力推進“陽光招生”,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義務教育資源保障力度,完善招生工作決策機制,切實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嚴格落實中小學招生入學“十項嚴禁”規定,暢通舉報申訴受理渠道,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建立臺賬、逐一認真核查處置,確保招生入學工作平穩有序進行。要加強輿情監測,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應急協調機制,強化招生入學風險研判,穩妥處置招生入學輿情及突發事件。對招生問題頻發、情節嚴重、社會反映強烈的地區和學校,嚴肅追究相關負責人責任,并根據領導干部問責相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實行問責。中心城區各區義務教育招生工作要同步進行,各招生學校要在屬地教育部門的統一安排下,按照同一時間節點、同步推進招生各環節的工作,確保招生入學工作平穩有序。
十、強化宣傳引導
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及時主動公開招生入學相關信息,通過互聯網等多種方式公布本轄區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方案或“義務教育入學指南”及縣校兩級咨詢、投訴舉報電話,設立義務教育招生咨詢處或咨詢窗口,及時受理群眾咨詢建議、處理舉報投訴。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對主要政策和群眾關注熱點問題的解讀工作,廣泛宣傳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校規范辦學行為等促進教育公平的工作舉措和成效,對不實招生信息主動發聲、及時辟謠、釋疑解惑,營造“陽光招生”良好氛圍,引導家長形成合理就學預期。
許昌市各縣(市、區)義務教育招生咨詢電話
單位名稱
咨詢電話
魏都區教體局
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服務中心
東城區教育局
示范區社會事務管理中心
建安區教體局
鄢陵縣教體局
襄城縣教體局
禹州市教體局
長葛市教體局
許昌市教育局
來源:許昌市教育局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