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025“浙里”科學家創業營在杭州市蕭山區江南科技城開營。59位懷揣創業夢想的青年科學家、初創科技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開啟為期2天的創業學習之旅,共同探尋科技創業發展新方向。本次活動由省科協指導,蕭山區委人才辦、區科協和江南科技城管理局主辦,省數字經濟學會承辦。
此次創業營學員構成凸顯“高精尖”特質:平均年齡37.5歲(最年輕27歲,最年長50歲),碩博學歷占比超80%,其中23%具有海歸背景。學員中,高校教授和研究院帶技術創業的比例高達44%,包括5位“浙江省青年科技型企業家”百人入庫人選。其中非浙江籍學員占比65%,充分展現了杭州作為“新移民創業之城”的強大吸引力。
“浙里”科學家創業營旨在為有創業意愿的科學家和初創科技型企業負責人提供創業輔導和支持。該創業營有三大特色:
● 教學模式上,采用定制化教學,依據學員需求靈活安排課程,融合專題授課、前沿講座、研學參訪、主題沙龍等多種形式,保障深度互動與資源精準對接;
● 師資配備上,組建了由成功的科技型企業家、有創業經驗的科學家、資深投資人及科創服務平臺負責人構成的實戰型導師團;
● 服務保障上,實行長期化陪跑,組建學員社群,邀請省級學會負責人及主辦單位有關領導擔任班主任,并聯動政府部門、科技中介機構、投融資機構等,為學員提供政策解讀、人才申報、資源對接、融資路演等全方位服務。
本次創業營首期主題班,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所長莊春光作《科技創業的算法革新》的主題分享。他指出,科技創新會是未來10年最大的紅利,最好的科技成果轉化手段是創業。莊春光通過大量成功和失敗案例,為學員們分享了包括融資技巧在內的諸多實用“干貨”。
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新質科學家創業營主任蔡瑋為學員作以“第四次歸國潮”為主題的中國科學家創業紅利期專題報告。他以大歷史的視角,回顧分析了中國科學家群體四次歸國潮的成因、特點及其積極影響,深入探討了科學家群體的定義和創業特征,并針對科學家創業如何正確制定企業戰略提出了具體建議。
開營當天下午,學員們圍繞生物醫藥和先進制造兩大主題,分別在江南科技城和“中國視谷”窗口園區開展研學。
28日下午,創業營還開展了企業戰略診斷工作坊活動,來自不同行業領域的4位學員依次登上講壇,向在座的學員和導師們闡述了各自公司的發展戰略。普華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沈琴華和e簽寶創始人兼CEO金宏洲,針對每位學員的宣講內容,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追問和討論,并給出了實戰性、操作性很強的中肯建議。
今年的“浙里”科學家創業營計劃開設5期,每期2天,圍繞創業痛點難點設置通用性課程,做到一期一主題。招生對象面向2024-2025年度浙江省青年科技型企業家入庫人選、省科協黨校“領航計劃”青年科技人才國情省情研修活動往期學員、蕭山區新型研發機構的青年科學家和初創科技型企業相關負責人(45周歲以下)。
來源:杭州市蕭山區科協
責編:葉 揚
美編:鄭娜莉
一審:何百岳
二審:方佳佳
三審:王陸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