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風味
,559
大暑過了,杭州也終于入伏,難耐的高溫下,吃什么都沒啥胃口。
每當這個時候,也就只有為了一碗清清爽爽的涼面,我還愿意頂著大太陽跑出去。
吃吃攢攢,又有一些新的冷面涼面涼皮加入合集,一共7碗。
蕎麥冷面
店鋪:韓國料理·石鍋拌飯·烤肉(翁梅店)
地址:臨平區喬莫西路426號
價格:25元
別看這名字像是遍地開花的連鎖店,其實這只是在臨平地鐵站門口的一家小店。
老板是朝鮮族,冷面現做。讓我驚喜的是,這一碗冷面里居然放了西瓜。
平時吃到的冷面,要么加蘋果,要么加梨。好幾次我就在想,為啥不加冰冰涼涼的西瓜呢?
這不,就給我碰上了。
比起梨或者蘋果,西瓜的果味和甜味更加濃烈一些。吃進口也更加清爽。
蕎麥面勁道,店家貼心地幫忙剪斷;湯底酸酸甜甜,加了泡菜和豆芽,表面上浮著一片一片的“冰碴子”。
呼嚕呼嚕吃上幾口,像一股冰流竄進口腔。
調味會稍微有些偏甜,但好歹碗里解膩的配菜很多:泡菜、黃瓜、牛肉、雞蛋......
吃下這一大碗冷面,仿佛就有勇氣出門面對夏天。
海蜇雞絲撈面
店鋪:老街傳統面鋪(影業路店)
地址:西湖區翠苑街道影業路5號
價格:15元
海蜇+雞絲的搭配,聽著就很清爽。
這碗面是碰巧吃到的,意外的好吃,于是就決定寫進文章里。
面條和雞絲上黃黃的是麻醬,但味道不沖,是我一個南方人都能接受的程度。
配上了黃瓜絲,海蜇埋在面的底下。
面條是手工面,不規則的形狀,相比平日里吃到的堿面要更加粗一些。但勝在有不一樣的韌勁。
海蜇晶瑩剔透,吃起來嘎吱嘎吱的,像在嚼脆骨。似乎還加了一點點的麻油。
把醬汁攪拌均勻,盡量夾起所有的菜碼送進嘴里,會感受到雞絲的綿軟,黃瓜的清脆,面條的勁道,一齊迸發。
整碗面的調口清淡,回味里透出一點點的鮮。
如果面條能過一遍冷水再裝碗,應該會更加清涼。
順帶提一嘴,他家的口水雞味道也不賴。
雞有雞味,辣油汁調的不會太甜,剛好激發雞肉的鮮味。
配上這一碗海蜇雞絲撈面一起吃,正好。
老西安手工涼皮
店鋪:老西安面館(孩兒巷店)
地址:拱墅區孩兒巷61號
價格:10元
孩兒巷的老西安面館也是家老店。
四合一biangbiang面,面條寬厚;油潑扯面,超級勁道。每一口都充滿了濃郁的陜西風味。
不過天氣熱,我還是最中意這一碗手工涼皮。
那涼皮端上來,看著就厚實、透亮,帶著手工特有的微韌勁兒。
筷子一挑,能感覺到它的筋道,但入口卻是爽滑的,在齒間輕輕一彈就分開了。
精髓全在那碗調料汁里。
辣子油是靈魂,顏色紅亮卻不燥烈,更多的是香,裹著每一根涼皮。
醋提出的一點點酸算是點睛之筆,有糧食發酵的香氣,帶著點回甘,中和了油膩,激發出清爽。
我最愛里面焯得脆生生的黃豆芽,配著清爽的黃瓜絲,就連面筋都吸飽了湯汁。
拌開了,紅的油、棕的汁、白的皮、黃的豆芽、綠的黃瓜交織在一起。
它不是那種刺激的的味道,而是層層疊疊,和諧溫潤。吃的時候嘴里五味俱全,吃完胃里踏實又妥帖。
牛肉涼面
店鋪:阿良面館(吳山店)
地址:上城區柳翠井巷8號
價格:23元
牛肉涼面里的 面條是過了涼水的,根根分明;帶著水汽的涼意,微微透著光。
軟硬剛好,有嚼頭但不費勁。可以看出煮面者對火候的把控細致入微。
主角是那幾片醬牛肉。
顏色是深沉的醬色,邊緣帶著點漂亮的筋絡。切得厚薄適中,能看到絲絲縷縷的紋理。
夾一片嘗嘗,是鹵透了的好味道,咸香里帶著點回甜,還有牛肉本身的醇厚。嚼著有肉香,筋的部分軟糯彈牙。
把面拌勻,讓每一根面條都裹上紅亮的醬汁。
挑起一筷子,面條爽滑筋道,吸溜入口,先是微涼的觸感,接著是復合的咸鮮在嘴里蔓延開來,層次分明又和諧。
特別是配菜,挑選了爽口的青菜和芹菜,給整碗面多增添了一份清爽感。
抹茶冷面
店鋪:福昌洞
地址:濱江區星澤路星耀城一期114號
價格:24元
這家店就在公司附近。
但到了午飯的點,我還是愿意為了這一碗冷面頂著太陽走出空調間。
他家的面里因為加了抹茶粉,所以叫做抹茶冷面。
比起別家,他家的冷面湯少,但加了冰渣,所以那種冰涼感像一根箭,一口就從嘴巴穿到腳趾頭。
面啊,韌性十足,吃進嘴里的面條像在跳舞。
湯底調的清淡,吃到后面也不會覺得膩。酸酸甜甜,又冰涼,像在咬一種汁水豐富的奇異水果。
再咬一口碎冰,有小時候吃碎冰冰的感覺。
這樣一碗冷面,把吃飯這件事情也變得有趣起來。
酸辣涼皮
店鋪:陜西羅家涼皮
地址:上城區景芳二區38號
價格:9元
除了前面說到的老西安面館,這家藏在小巷子里的涼皮,也做得正宗。
店很小,門頭不起眼,但吃過他家涼皮的都會念念不忘。
涼皮是手工做的,小小的店里不停有外賣單進來。
紅油鮮香但不是很辣,配合一點點醋,酸辣開胃,高溫天吃剛剛好。
涼皮也粉嫩爽滑,一吸就溜進嘴里,馬上就想要接上下一口。
那辣味,像小火苗,一點一點竄進心里,額頭冒汗,但感覺通透。
一碗才9塊錢,性價比也高。
豆漿冷面
店鋪:優壹佳
地址:拱墅區中山北路165號
價格:29元
最后一家優壹佳,寫了好多次,也是我吃了許多年的店。
店里的這碗豆漿冷面尤其讓我憐愛。
當時是點單是看到豆漿冷面旁邊寫著:打卡者慎點,而我的性格就是偏向虎山行。
問他為啥,他朝我“哭”:被投訴太多啦,一舉把店里的評分從4.5砍到4.1。老板一郁悶,下架了。
結果下架之后,有很多延邊老鄉過來打聽,只好重新上架。
豆漿冷面看著像芝士焗面。 湯底是現磨的黃豆漿,也是因為沒有過濾,能吃到豆渣,但沒有腥氣。
面還是蕎麥面,口感卻偏向拉面。 雞蛋、梨、西瓜、西紅柿、牛肉、黃瓜絲和紫甘藍, 各有各味。
端上來,我會先吃原味,等舌頭實在覺得淡了,再跟店家要辣椒醬和泡菜。
拌上辣椒醬,蓋上泡菜,一口塞進嘴里。泡菜提香,辣椒醬提味,一口至仙。
本圖文版權歸小O獨有,
歡迎留言,嚴禁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