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〡李老逵
近日,重慶榮昌區(qū)委書記高洪波“帶頭下館子”的視頻沖上熱搜。
視頻中,高洪波稱“要帶頭消費,帶領(lǐng)消費”,表示“兩桌我請了,今天我來買單”,并向餐館老板預付2000元餐費。還強調(diào),“如果哪個去搶單,就不許吃飯”。
據(jù)光明網(wǎng)報道,高洪波書記還在網(wǎng)上曬出了請客菜單、付款賬單。單據(jù)顯示,其請客消費共1108元,店主退回了多收的餐費,還“抹零”8元。
30日上午,記者聯(lián)系到了飯館老板陳先生。陳先生介紹,其餐館是一家經(jīng)營了6年的夫妻小店,區(qū)委書記打卡后,“比平時(生意)要好得多,反正我們就這么幾張桌子,坐滿了基本上就不接了”。
陳先生的爆火和高書記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高書記的這頓飯,現(xiàn)在是全網(wǎng)轉(zhuǎn)發(fā),連中央級媒體都下場支持了。
評論區(qū)更是一邊倒地點贊打CALL,紛紛表示書記有擔當,接地氣,惠民生,這是正確帶動消費的方式。
這估計是今年截至目前最“高調(diào)”的一頓飯了。
其實,高書記的“高調(diào)”并不是第一次,早在今年1月,他開會時就號召干部買新衣、下館子,帶頭消費、帶動消費、帶領(lǐng)消費。
當時我還寫了一篇,覺得他親自下場呼吁消費,是值得一個贊的。
不過當時我也說了,這個號召的象征意義雖然是有,但是實際效果有多大就很難說。畢竟群眾的消費才是大頭。干部帶頭也不是一抓就靈,尤其是涉及到讓群眾自己花錢的事兒。
消費的根本動力并非來自政府的號召,而是源于人們的收入和經(jīng)濟預期。消費這個東西,其實是最不用刺激的。只要有錢都想消費,花錢是這個世界上最不需要人教的事情。
事情過去整整半年了,高書記不再只是在會上強調(diào),而是親自下場請客,加大了工作力度,從一個側(cè)面來說,說明之前的號召效果可能并不是很理想,消費疲軟已經(jīng)到了相當嚴峻的程度。
主流媒體集體點贊高書記,我想除了他確實有帶領(lǐng)消費的情懷,有搶著買單的品格,有敢于爆料的勇氣之外,大概率和前段時間關(guān)于吃喝違規(guī)的爭論有關(guān)。高書記的出現(xiàn)剛好成為了一個樣板。
既然上面定了調(diào)子,那么搞經(jīng)濟促消費,畢竟是一方主政官員首先要操心的事。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也并不喜歡怕?lián)煵桓墒碌念I(lǐng)導干部,啥都不干要你干什么?
誰都可以躺平,但干部不可以。
所以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高書記的一頓飯就爆火了。
不過,全網(wǎng)點贊之余,也有少數(shù)質(zhì)疑的聲音,比如這是不是作秀,有沒有違規(guī)等等。
作秀不作秀,這事無法鑒定,但書記、市長帶頭“下館子”,其實早已不是什么新聞。
那幾年過去后,為了促進消費,多地黨政領(lǐng)導帶頭“下館子”,不僅是起了示范作用,還為各地特色小吃做起了推廣。南京市委書記吃鴨血粉絲湯、昆明市委書記甩過橋米線、重慶副市長熱氣騰騰地吃起了火鍋……
至于有沒有違規(guī),據(jù)長江云新聞報道,客人里既有高洪波的下屬,又有企業(yè)老板,要是非要去摳規(guī)定,也許還是有點問題的。
比如這是否算“上下級之間搞相互吃請”?而且,雖然不允許企業(yè)老板請官員,但官員請老板,是不是也屬于“可能影響公務執(zhí)行的吃請”?
當然,這些有待權(quán)威和上級部門認定,不是咱們操心的事。可是從效果來說,我也覺得要打幾個問號。
比如,高書記說“我們都不消費,小攤小販就沒有錢了”,這話提氣,但是也聽著有點別扭。畢竟干部的收入本來就來源于納稅人,要靠這樣“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恐怕不解決根本問題。
本來群眾就覺得體制內(nèi)的人有保障,這個月花光了下個月工資也肯定能到賬,安全感完全不一樣。所以這話是不是有點扎心?
你要求一個月薪2000塊的打工族響應號召去“消費”,但他連基本的生活開支都捉襟見肘,哪還有余力消費呢?
再者,面對著多地層層加碼后的干部吃喝紀律,即便是上面發(fā)話了,下面又有多少干部愿意找這樣的麻煩呢?恐怕多數(shù)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一把手敢去,一般干部敢去嗎?還是只有明星書記才能例外呢?如果大多數(shù)還是不敢去,那效果可能更要打折扣
第三,這次的飯館老板陳先生火了,書記打卡后,“比平時(生意)要好得多”,可是,這對其他餐廳公平嗎?父母官父母官,手心手背都是肉,總是要一視同仁吧。
其實,領(lǐng)導不用非親自吃飯,把飯店餐館、食品企業(yè)的安全問題抓上去,把老百姓的負擔減下來,餐飲行業(yè)的煙火氣就不遠了。
書記去小飯館吃頓飯,本來正常的事,現(xiàn)在卻成了新聞。我個人認為,如果這個以后不是新聞,那才是最好的事。
多家媒體報道,老板陳先生回憶稱,見到高書記進店后“很驚訝”,“怎么會到我們這小店這兒來了”。
書記的高調(diào)和老板的驚訝放在一起,這畫面我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哭。
還有書記為了不讓老板們買單,只能用“不許吃飯”來攔阻。這說明啥?
不過文章的最后,還是給高書記點個贊吧,畢竟作為要退休的領(lǐng)導,他完全可以不用這么操心,說明他心里有“民生”。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領(lǐng)導干部不要怕?lián)赂墒拢灰菫榱巳嗣癜傩涨液戏ê侠恚嗣袷菚δ愕摹?/p>
-完-
規(guī)則變化,請先點“...”,再點“設為星標”,否則推送不到
推薦如下文章(已經(jīng)做超鏈接,點擊即可閱讀):
全文1900余字,喜歡請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作者:李老逵,法學雙碩士畢業(yè),曾在國務院部委工作多年,嫉惡如仇,仗義敢言,因此辭職改做執(zhí)業(yè)律師。赤子之心不改,憂國憂民常在,忙時搬磚,閑暇寫作。文章多替蒼生寫,不為君王唱贊歌。
發(fā)聲不易,敬請搜“jinliandeliangyigan”(金蓮的晾衣桿)或長按下方二維碼,加本人微信進粉絲群,讓我們永不失聯(liá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