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藥店買不到胰島素?盲人糖尿病患者快沒藥了!”
最近,網名“蒙眼炒雞蛋”的盲人女網紅一條吐槽視頻沖上熱搜。視頻里她帶著哭腔說,自己跑遍成都多家醫院、診所,連華西醫院、省人民醫院都去了,愣是沒買到胰島素。
這下網友炸了:“人民醫院都沒藥?糖尿病患者怎么辦?”可記者實地走訪后發現——藥店貨架上胰島素擺得整整齊齊,外賣平臺一搜直接能送藥上門。這波“哭訴”,到底是真困境,還是流量劇本?
一、盲人網紅“買藥難”:從維權斗士到“賣慘達人”?
先說說這位“蒙眼炒雞蛋”。她自稱后天失明,日常靠攝像機“看”世界,之前因反擊歧視者對峙上熱搜,被網友夸“又颯又剛”。可這次買藥事件,風向徹底變了。視頻里她帶著哭腔說:“我是盲人,也是糖尿病患者,跑遍成都都買不到胰島素,難道要等死嗎?”評論區瞬間炸鍋,有人罵藥店“黑心”,有人質疑醫院“失職”,還有人喊話市監局“必須嚴查”。
可市監局很快回應:成都80%以上連鎖藥店都在賣胰島素,根本不存在“買不到”的情況。網友也曬圖打臉:“我家樓下藥店就有,美團外賣還能直接送!”記者更狠,直接跑遍成都多家藥店——貨架上胰島素明碼標價,外賣平臺一搜,3公里內5家藥店有貨,最快20分鐘送到。這下網友怒了:“合著她是把大家當傻子耍?”“之前維權是真,這次買藥是演?”
二、流量密碼還是真困境?網友扒出“劇本”嫌疑
買藥事件反轉后,網友開始深扒“蒙眼炒雞蛋”的過往。有人發現,她之前吐槽“盲道被占”“導盲犬被拒”的視頻,雖引發關注,但細節經不起推敲。比如某次她說“盲道被電動車堵死”,可視頻里盲道旁明明有寬敞的空地;還有次說“導盲犬進餐廳被趕”,結果餐廳監控顯示,是她主動要求坐角落,服務員還幫忙搬椅子。
更勁爆的是,有網友爆料:“現在好多盲人博主都簽了同一家傳媒公司,專門拍‘賣慘’視頻賺錢!”從“盲人按摩師被欺負”到“盲人媽媽帶娃艱難”,劇本一個比一個催淚,流量一個比一個高。這次“買藥難”會不會也是劇本?畢竟“盲人+糖尿病患者+買不到藥”的組合,太容易引發同情了。
三、流量至上的時代,我們該不該為“賣慘”買單?
說到底,這波爭議的核心是:為了流量,能不能編造“困境”?支持者說:“就算劇本又怎樣?至少她讓更多人關注盲人群體了。”反對者懟:“關注是好事,但用謊言騙關注,只會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被忽視!”比如這次買藥事件,真正買不到藥的糖尿病患者可能被誤認為“在演”,下次他們求助時,誰還信?
更可怕的是,這種“賣慘流量”正在形成產業鏈。有傳媒公司專門培訓“弱勢群體博主”,教他們怎么哭、怎么說、怎么拍,才能引發同情。一位前員工透露:“我們有個盲人博主,一個月能接20條廣告,收入比普通白領高多了。”可這些錢,真的是他們應得的嗎?還是靠消費大眾的善意賺來的?
四、別讓善意成為流量工具,真關心請先驗證真相
回到“蒙眼炒雞蛋”事件。如果她真的買不到藥,那該罵的是藥店和醫院;可如果是劇本,那該反思的是我們——為什么總被“賣慘”牽著鼻子走?其實驗證真相不難:查藥店庫存、看外賣平臺、問當地網友。可很多人懶得做,看到“盲人”“糖尿病患者”就急著轉發、同情,結果成了流量工具。
真正的善意,不該是盲目跟風,而是理性幫助。比如遇到求助視頻,先問一句:“證據呢?”比如看到“買不到藥”的吐槽,先查查附近藥店有沒有貨;比如想捐款,先看看對方有沒有公開透明的收款渠道。別讓我們的善意,變成別人賺錢的工具。
五、最后問一句:你還會為“賣慘”視頻點贊嗎?
“蒙眼炒雞蛋”的買藥事件,到底是真困境還是流量劇本?現在還沒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賣慘”能賺錢,未來會有更多人效仿。到時候,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可能連發聲的機會都沒有了。
所以,下次看到“弱勢群體求助”的視頻,先別急著轉發、同情,先問問自己:“這是真的嗎?”畢竟,我們的善意很珍貴,不該被隨便消費。最后想問一句:你遇到過“賣慘”視頻嗎?你是怎么處理的?
評論區聊聊,別讓善意被流量綁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