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后,美對華500%關稅來襲?特朗普果然又變臉了,打算一石二鳥,試圖“離間”中俄關系。
特朗普又來搞事情!500%關稅背后的一石二鳥之計
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高調宣布,他提出的對俄制裁新法案已獲特朗普支持,法案若通過,從俄羅斯購買能源且不支持烏克蘭的國家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被加征500%關稅,中國和印度首當其沖被點名。這一法案預計7月7日在國會審議,看似針對俄羅斯,實則暗藏“離間中俄”的險惡用心。
格雷厄姆污蔑中印購買俄羅斯70%的能源是“給普京的戰爭機器輸血”,但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中俄能源合作是基于市場需求的正常商業行為。2024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1.08億噸,占進口總量的19.6%,天然氣管道輸氣量達310億立方米,這些合作既保障了中國能源安全,也幫助俄羅斯開拓了替代歐洲的穩定市場。
更諷刺的是,美國自己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卻對中印正常能源貿易橫加指責,其真實目的是借“制裁俄羅斯”之名,遏制中俄發展。 法案背后的政治操弄痕跡明顯。格雷厄姆早被俄羅斯列入“恐怖分子”名單,是出了名的反俄鷹派,他的提案與其說是為解決烏克蘭問題,不如說是一場政治表演。
而特朗普此時支持該法案,一方面是為轉移國內經濟壓力,另一方面則是想通過關稅大棒迫使中國減少對俄合作,進而削弱中俄戰略協作。這種“一石二鳥”的算計,本質上是冷戰思維的延續,試圖將世界拉回陣營對抗的老路。
美國想離間中俄?這招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噼啪響,但現實卻可能讓其大失所望。中俄關系早已超越地緣博弈,形成了全方位、高水平的戰略協作。就在今年5月,中俄簽署《關于進一步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明確表示“雙方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擾”。這種基于互信的合作,豈是區區關稅就能撼動的?
從能源合作看,中俄正加速推進“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北極LNG-3等重大項目,2025年中俄原油貿易量將提升至3000萬噸,且40%的油氣貿易已實現本幣結算。這種深度綁定的合作模式,讓美國的關稅制裁難以奏效。更重要的是,中俄在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協作也在不斷深化。
2025年3月,中俄與伊朗舉行“安全紐帶-2025”聯合軍演,三國海軍圍繞打擊海上目標、臨檢拿捕等科目展開演練,展示了強大的協同作戰能力。這種“背靠背”的戰略協作,讓美國的離間計毫無施展空間。 美國的制裁還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印度作為另一個被針對的國家,已在WTO提議對美部分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并強調農業和乳制品是談判紅線。
印度的反制措施不僅會削弱美國關稅的實際效果,還可能促使印度進一步向中俄靠攏。此外,美國國內對該法案的反對聲音也在上升。民主黨批評法案“劫貧濟富”,特斯拉CEO馬斯克更是怒斥其“瘋狂且具破壞性”,將“摧毀數百萬美國就業崗位”。這種內部分歧,進一步削弱了法案的可行性。
中國該怎么應對?反制組合拳已經在路上
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中國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2025年4月,美國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對等關稅”后,中國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對美部分商品加征34%關稅,并啟動反傾銷調查。5月日內瓦會談后,中美雖達成關稅調整共識,但中國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從未動搖。此次若美國執意加征500%關稅,中國必將采取更嚴厲的反制措施。
中國的反制手段早已形成體系。一方面,中國可以通過WTO爭端解決機制起訴美國,以多邊規則對抗單邊霸凌。另一方面,中國可針對美國的關鍵產業實施精準反制,例如限制稀土出口、加大對美農產品進口替代等。此外,中國還可通過深化與俄羅斯、印度等國的合作,構建更穩固的區域供應鏈,降低對美依賴。
中國始終堅持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在烏克蘭危機等國際熱點問題上,中國一貫主張通過談判化解分歧,這種負責任的態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反觀美國,其單邊制裁不僅未能解決問題,反而加劇了全球經濟動蕩。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立場和行動,正在成為維護全球穩定的關鍵力量。
從2018年貿易戰到如今的500%關稅威脅,美國的霸凌行徑不僅未能遏制中國發展,反而倒逼中國加速產業升級和市場多元化。這一次,美國若執迷不悟,等待它的將是更堅定的反制和更孤立的國際處境。而中俄等國的合作,也將在壓力下更加緊密,共同書寫多極化世界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