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掀開盛夏的宣紙,驕陽以焦墨在穹頂揮毫。這晝長如篆的時節,恰似一幅未干的水墨,洇染著濃淡相宜的詩意。且以書畫為舟,渡這炎炎暑氣,于筆墨起落間,尋覓心靈的清涼洲渚。
楊雪紅 畫作
夏至的雨是久別重逢的故人。墨色洇染天際時,雨腳如篆書筆鋒,在芭蕉葉上寫下平仄相間的詩句。網友七彩云筆下的"荷風輕曳碧波長",恰似吳冠中筆下的荷塘,綠影婆娑間,蜻蜓點水的弧線驚破一池靜謐。而夢想成真筆下的"暑氣蒸騰晝最長",倒映在宣紙上,便成了徐渭潑墨的葡萄,顆顆晶瑩都是滾燙的時光。
程度 書法
書畫里的清涼,是筆意藏鋒的智慧。看那八大山人畫荷,以簡馭繁,一莖孤引綠,便撐起滿紙清涼;鄭板橋寫竹,瘦勁虬曲,幾竿疏影,便搖碎滿窗暑氣。正如網友所言"心若無塵,清風自來",書畫家以留白應物象,在濃墨處見精神,淡彩間藏天地,恰似人生,不必事事填滿,方得空明之境。
張威良 畫作
硯池里沉睡的松煙,藏著千年清涼。古人以冰紋箋寫就"心靜自然涼",今人用素宣續寫"安然度盛夏"。當城市在熱浪中喘息,不妨學網友"晨昏動,午間歇"的智慧,展一卷《夏景山口待渡圖》,看董源如何以披麻皴繪出江南的氤氳;臨幾行《曹全碑》,讓漢隸的蠶頭燕尾帶走心頭的燥熱。書畫如禪,教我們在墨色淋漓處,參透"蟬噪林逾靜"的玄機。
周其樂 畫作
夏至的晝長,恰似人生的盛年。與其在酷暑中輾轉,不如效法書畫中的陰陽平衡——以濃墨對淡彩,以工筆應寫意。當夕陽將蟬影拉長成篆書,且以"一硯松煙磨暑氣"的從容,在素箋上種下清蓮。待秋風翻動泛黃的畫稿,但見筆墨間荷花依舊,蟬聲未歇,而那份安然,早已化作永恒的朱砂印,鈐在時光的扉頁。
紫溪(王晨光) 畫作
愿此文如清風入懷,帶您在書畫的天地里,覓得一方清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