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025財資獎評選活動已正式開始!誠邀您參與本年度財資獎評選,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獎項細節。
原文標題:找準定位 深耕特色 發揮優勢——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價值和機遇
作者:申能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馬卜培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財務公司在服務實體經濟上發揮了關鍵作用,財務公司的發展也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財務公司服務范圍與商業銀行的對公部門相似,在很多時候被外界認為是銀行的競爭對手。實際上,作為企業集團內部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財務公司的核心價值并非替代商業銀行,而是通過資金集約化管理、產融協同等,為企業集團提供定制化、高效率、低成本的綜合金融服務,這也使財務公司成為最具有特色的一類金融機構。近年來,我國金融體系日趨成熟,財務公司面臨來自商業銀行和直接融資等多重競爭壓力。財務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一方面需要自身的準確定位和不懈努力,同時也需要得到企業集團、金融同業以及金融監管部門等各方的理解和支持。
一、對財務公司價值的傳統認識 (一)核心價值:資金集中管理帶來的價值
財務公司是以加強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業集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為企業集團成員單位提供金融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其價值首先體現在資金管理各環節上。
1.資金歸集:集零為整,資金收益顯著提高
集團成員單位分散的資金存放于財務公司后,在集團并表的角度,將有部分資金體現為財務公司存放同業。這部分資金達到一定規模且相對穩定,收益率也高于成員單位以往分散于商業銀行的存款,從而使集團整體收益提高。
2.貸款替代:債務“瘦身”,降低集團財務成本
財務公司向成員單位發放貸款并用于對外支付,減少了集團“存貸兩頭大”的現象。將原來“兩頭大”部分的存貸利差留在財務公司,而財務公司最終受益人為集團,這是財務公司為集團債務“瘦身”而創造的直接價值。
3.派生存款:“無中生有”,有效增加運營資金
集團內處于下游的成員單位收到財務公司發放的貸款,向集團內上游企業支付貨款后,再次歸集到財務公司。在此情況下,集團合并貨幣資金不變,但成員單位的運營資金增加了。這就是存款類金融機構的貨幣創造機制,使企業集團在控制財務成本與增加運營資金上實現了兼得。
4.資金配置:把握“窗口”,實現集團利益最大化
財務公司對資金的規模、期限和利率等要素進行動態規劃,還可利用金融市場局部定價異常進行交易,客觀上糾正了市場異常,促進了均衡利率的形成。
精選
以共享型財務與司庫型財務為兩翼,推動實現一流財務管理體系
“一個池”,構建司庫型財務
(二)基礎價值:專業服務、有效風控和高效運營
集團成員單位的資金要盡可能存放于財務公司,方能達到規模效益。由于成員單位需要的往往不僅是資金存貸服務,還有結算、外匯、咨詢等服務,財務公司需要以不輸銀行的專業服務、有效風控和高效運營做支撐,才能在同等條件下水到渠成地讓成員單位把資金存放于財務公司。
以申能財務公司為例,自2007年成立以來,公司堅持以對標商業銀行的市場化專業服務、全面風險管理和自主可控的信息化運營平臺為抓手,贏得了申能集團成員單位的認可,為集團能源主業的安全保供和綠色轉型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為集團精細化管理和競爭力提升發揮了基礎性作用。
二、對財務公司價值的再認識 (一)財務公司的資金和數據運營價值
傳統認識中,財務公司的價值主要圍繞資金運營。近年來,財務公司行業凈利差連續下降,資金運營的絕對價值受到削弱。隨著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地位逐步成為共識,產融協同數據的深入發掘有望為財務公司帶來新的價值。例如,財務公司可以發揮自身貼近產業的優勢,在“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的原則下,將成員單位資金流數據與生產經營數據緊密結合,通過數據分析提供決策支持,在助力集團提高資金運營效率、降低資金成本、優化融資結構、防控資金風險等方面發揮更多作用。
(二)財務公司與商業銀行的合作生態
財務公司和商業銀行相互之間的合作,減少生態網絡的成本和波動,促進客戶需求信息的溝通,就像密布的河網與大河干流的生態互補一樣,也具有不可或缺的價值。例如,盡管財務公司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商業銀行的對公客戶存款,但財務公司的存放同業比分散的實體企業存款更穩定,客觀上也減少了商業銀行負債資金的波動和營銷成本。企業集團的大型項目融資往往采用銀團方式,財務公司除了作為參貸行,還可以發揮協調組織和財務顧問的作用,在服務好集團成員單位的同時也為商業銀行節省了溝通成本。
三、對財務公司發展方向的思考
基于對財務公司價值的梳理,財務公司的未來發展可重點關注以下方向:
(一)堅持差異化發展
一方面,守好“責任田”,持續提升核心價值和基礎價值。在優化服務、強化風控、提升效率等方面精益求精,助力集團資金管理的精細化。另一方面,深耕“試驗田”,在綠色金融、數字金融、財務顧問等領域,結合企業集團主業特點,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同時,財務公司與商業銀行也可以開展更加緊密的交流與合作。
(二)推動司庫型發展
財務公司在業務信息系統的功能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是集團推進司庫建設可以信賴和依靠的重要基礎。同時,企業集團也可以給財務公司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尤其當企業集團在部署跨企業的大數據平臺時,可以為財務公司數據運營提供更多賦能。
(三)加快數字化轉型
財務公司要積極把握AI帶來的信息化“平權”機遇,力爭使模型和算法成為財務公司價值創造的新抓手。首先,要做好觀念上的準備。要充分發掘價值創造的AI應用場景,需要公司上下統一認識和前后臺部門的共同參與。其次,要做好數據上的準備。財務公司要用好數據資源的“活水”,關鍵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設,也就是做好數據治理工作,保障數據的質量、安全、合規、共享與價值實現。第三,要做好安全上的準備。在推進AI應用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傳統的安全防護措施,還需要金融機構、科技企業、監管部門等多方共同努力,在行業標準、應急處置等方面開展更多合作。
近年來,在金融監管部門的積極引導下,財務公司行業回歸主業服務產業。相信以差異化競爭與生態共贏合作為導向,財務公司牢牢把握產融協同的先天優勢,持續加大創新力度和研發投入,一定能夠發揮自身的獨特價值,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交出一份亮麗的答卷。
專題推薦
「風險管理」
司庫風險管理金控公司風險管理公司銀行風險管理第三方風險管理
「財資管理」
管理辦法新規解讀 交投集團財務公司 鞍鋼財務公司 國家能源集團財務公司 格力財務公司 光明財務公司
「跨境資金池」
中化財務公司 通用技術集團國藥集團中國誠通
《2024—2025年中國司庫報告》以“數智化動能,共建中國式司庫”為主題,從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司庫、司庫體系建設和管理重點、未來司庫洞察和發展趨勢三個視角展開,全維度刻畫和勾勒中國式現代化司庫的發展全景。
《2024—2025年中國司庫報告》
(主報告+子報告)
點擊圖片,支持訂購/試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司庫報告通過收集、調研、訪談、對標,形成了多類型、多屬性、多規模、多階段的企業案例樣本庫,包括央企,國企,民企和上市公司等。此次,報告對標桿案例進行特別策劃、獨立成冊,即《標桿案例集》,進一步發揮司庫標桿引領,持續挖掘具有借鑒意義和典型價值的中國司庫建設樣本。通過綜合實踐、卓越司庫和智慧財務三個維度加以展開論述。
通過以上這幾個方面的內容,本次司庫報告精心打磨33萬字以上、123張數據圖表、63家企業案例和18家銀行案例,多視角、全方位展示中國企業司庫管理的發展視圖,共建中國式司庫。
訂購平臺,微信小程序:財資知識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