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作為我們人體的“九竅”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若是稍不注意,往往也很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耳鳴、耳聾等病癥,雖然在絕大多數看來,耳疾應該是屬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但實際上,現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均已經“未老耳先鳴”了,并且還特別頑固。
關于耳朵病癥,其病因也很簡單,其實就是氣機運行不暢,出現了阻滯,畢竟耳朵屬于“九竅”,可以和外在氣機相連接,如果耳朵被堵住了,那么就很容易誘發病癥,可這種因氣機閉塞所引發的病癥,我們究竟該如何去化解呢?接下來要說的這一妙方,或許就可以幫助我們。
這個方劑叫做“通氣散”,是一個師出有名的藥方,出自清代名醫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根據原文的描述,這個方劑主要“治耳聾不聞雷聲”,可以疏通耳道,張至順先生曾說過,《醫林改錯》里的藥方其實并不多,但每一個藥方都有其擅長的領域,雖不能保證可以百分之百的診治好患者的病癥,但至少有九成以上的幾率。
通氣散主要由三味中藥組成,柴胡、香附各自30g,川芎15g,研成粉末,用開水送服,早晚各一次即可,具有疏肝理氣的效果,在臨床上常被用于治療和改善肝郁氣滯、耳聾等病癥。通氣散可以說是治療耳鳴耳聾的奇方,尤其是對經脈郁滯、清氣不升所造成的耳朵病癥,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而這類病癥用現代醫學知識來解釋,就相當于神經性耳鳴。王清任在很早的時候,就創立了這個妙方,并且在生活中經常使用,期間甚至還有長達二十幾年的耳鳴患者,都在這個藥方的幫助下,實現了痊愈。
那么,這個藥方究竟是如何改善病癥的呢?首先,方劑中的柴胡作為和解少陽的要藥,具有理氣解郁、宣通陽氣的能力,可以直接進入少陽經,然后到達耳竅,來緩解身體病癥。香附這味中藥也很神奇,據說在很久之前,有一個江湖郎中,診治了很多的病人,其行走江湖時,身上總不忘攜帶一味藥材,這味中藥便是香附,明代大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過,“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香附藥性辛香走散,微苦清降,可以疏調氣機,散開郁結。最后的川芎,“理血中之氣”,能夠升散透達,上至頭目,下達血海,中開郁結,讓身體里的所有氣機可以正常順行,避免積滯。
不過,在中醫里,“耳開竅于腎”,通常情況下,耳朵病癥都會從腎臟入手,而這個方劑里的中藥都是用于疏肝理氣的,這實際上跟肝經的循行是密切相關的,肝經行走人體側面,上巔頂,繞耳朵,同時肝膽互為表里,所以肝經的堵滯就很容易造成耳鳴耳閉。不過,中醫認為,任何病癥都離不開虛實,當然耳鳴也一樣。
虛證是因為耳朵里的氣虛不足,沒有及時濡養,而實證就是病邪所致,水火相互交爭在耳竅,上沖于耳竅,不能下降。醫家王清任認為,我們身體里的氣機是生命之源,氣機的正常升降和運行,都會對身體的其他臟腑構成影響,我們的所有生理活動,也都跟氣機有關,所以,在《黃帝內經》也這樣說過:“非升降,無以生長壯老已”。
而根據這一解釋,我們也可以看出,耳鳴耳聾的出現多跟這2點有關,一個是腦氣和耳竅氣機不相互連接,還有一個則是自身的情志疏泄異常,導致的氣機阻滯。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