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tǒng)羅斯福就職海軍時,一位朋友向他打聽美國海軍在加勒比海建潛艇基地的事,羅斯福看了看四周,輕輕地問:“你能保守秘密嗎?”朋友回答:“能,當然能,我會守口如瓶。”羅斯福微笑著說:“那么,我也能,我也能守口如瓶。”
國家有機密,企業(yè)有秘密,個人有私密。作為領導,切忌信口開河,開口前,腸必一日而九回。作為個人,謹開口,慢發(fā)言,說一句留三分。無論上級還是下級,在保密方面,君子應洗心,小人應革面,不可和做人爽直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混為一談。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鴻門宴》從某種方面來說,是一部諜戰(zhàn)片。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然而,沛公所有的秘密都被泄露給項羽。項羽身邊也有劉邦的諜報人員,楚左尹項伯第一時間將情報送給沛公。“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劉邦放低姿態(tài)向項羽謝罪說:“今者有小人之言,讓將軍和我產生裂痕。”項羽不堪一激:“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項羽的解密,馬上產生人頭落地的效果。“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鴻門宴》劉邦完勝,項羽完敗,楚漢之爭大體亦如是。古人云,“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金玉良言也。
文人一般嘴巴大,信口開河,為逞一時之快,百無禁忌,因此被“誅殺”無數。晏殊官拜宰相,骨子里是文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完全是人情練達之詞。同時,他又是保密模范。
一天,宋真宗召晏殊入宮,交給他一份官吏任命名單,命其草擬制書。晏殊看罷,連忙對真宗奏道:“臣是外制,不敢越職草擬這樣的秘密文件。”真宗覺得有理,便另外找人。晏殊又向皇上奏啟:“臣已經知道內容,擔心出宮后會泄露,請求在學士院借宿一晚,明日再出宮。”宋真宗對晏殊的保密意識大加贊賞。第二天制書發(fā)出,晏殊發(fā)現(xiàn)內容與昨天所見的名單大相徑庭。雖然事有蹊蹺,但因為有很強的保密意識,晏殊始終沒有對外泄露半句。
晏殊能當那么大的官,不是沒有道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