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遍處在低谷的合資車企而言,擺脫頹勢的普遍共識是兩方面:一是結合本地化供應鏈打造更有競爭力新能源車型;二是打通出口通路,將國內生產車型銷往海外。而出口無疑是見效更快的方式,并且已經有不少合資車企嘗到甜頭。
就在上周,東風汽車集團發布公告,宣布與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簡稱:NCIC)簽署協議,共同成立一家注冊資本10億元的合資公司,其中東風注資4億占股40%,日產中國注資6億控股60%。
專門成立一家新合資專做出口,這背后還是有很多考量。現如今日產汽車正在經歷近二十年來最嚴峻的考驗,甚至請求經銷商接受延遲付款,可想而知日產每一筆新投資都需要經過仔細考量。所以新合資公司出口業務將成為日產背水一戰的關鍵棋子。
出口破局:為何成立獨立合資公司?
新合資公司定位明確:負責向海外市場出口整車、零部件及相關配件。這一舉措并非臨時起意,而是2023年東風有限發布的“啟DNA+”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
出口業務對日產具有多重戰略價值。一方面,可以直接盤活閑置產能。根據之前日產發布相關信息,東風日產計劃從2025年啟動出口業務,第一步目標設定為年出口10萬輛,其中包含四款日產品牌新能源車型。
另一方面,合資公司可以發揮中國在新能源產業鏈上的成本優勢。鑒于中國在新能源技術和成本方面的優勢,日產在國內生產車型可以幫助補充并豐富日產全球產品線。
雖然合資車企紛紛從事出口業務,把中國工廠打造成出口全球新生產基地,但是像日產這樣專門成立新合資公司確實不常見。這背后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此次新公司股比方面。
“汽扯扒談”注意到東風集團與NCIC之前共同投資的汽車公司主要有兩家,一個是東風有限公司,雙方各持股50%;還有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其中東風集團持股50%,NCIC和雷諾各持股25%。
所以此次新公司在股權結構上,日產持有60%的控股權,表明其在合資公司中的主導地位。東風則憑借40%的股權,獲得參與全球業務拓展的機會。這種設計平衡了雙方的利益訴求。
雙車開路,新能源出口沒趕上好時候?
新合資公司的新能源產品路線圖已經清晰,有消息稱鄭州日產生產的Frontier Pro插電式混合動力皮卡和東風日產N7(參數丨圖片)純電動轎車將有望成為首批出口的主力車型。
Frontier Pro PHEV是日產全球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皮卡,由鄭州日產中日研發團隊共同打造。該車搭載的插電混動系統可輸出高達800牛·米的扭矩,瞄準露營、越野等高端消費場景。東風日產N7則被定位為“最家”純電轎車,在日本市場被視為緩解日產電動車產品不足的重要解決方案。
在市場布局上,新合資公司將避開貿易壁壘較高的歐美市場,重點瞄準東南亞、南美、非洲及中東市場。日產計劃依托其全球經銷商網絡優勢,在一年內將這些中國研發生產的車型推向全球。
雖然愿景美好,但新合資公司面臨多重挑戰。首先是全球電動車需求增長放緩已成為行業共識,多國削減電動車補貼政策,對日產出口計劃構成直接威脅。更何況現在日產國內銷售新能源車型本身產能就很成問題。現在東風日產N7就因為提車周期過長,明顯產能在爬坡過程中,短時間內很難有“余力”供給海外市場。
在時間窗口上,日產的動作明顯慢于競爭對手。悅達起亞早在2018年就。啟動出口業務,至2024年已實現年出口量近50%的占比。長安馬自達去年出口業務也有效帶動銷量增長。與這些合資相比,日產的出口業務推進速度明顯落后。
新合資公司的成敗將取決于多個變量,日產現在也是在跟時間賽跑,盡管第一階段10萬輛年度出口目標很難如期達成,但是日產需在加快推動N7和Frontier Pro PHEV出口進度同時,同步準備其他新能源車型出口“備選”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