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在建立、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領導作用,主席的身體狀況,是牽動全國人民的一根心弦。
毛主席的晚年,雖然病重但也常常不忘工作,毛主席去世的那天晚上,房間里只剩下了他和他的貼身護理員孟錦云。
孟錦云每每回憶起毛主席去世前對自己說的話,就淚流滿面,非常難過,在毛主席去世前的那個時刻,他的面色非常蒼白,甚至可以說是灰黃色的。
他向孟錦云細細地說了八個字之后,閉上眼睛就再也沒有醒過來了,這八個字令人心酸不已。
那么,毛主席究竟說了什么呢?在這期間又發生了什么呢?
主席解名:錦上添云
孟錦云原來是空政文工團的一名舞蹈演員,后來調到毛主席身邊擔任護士,孟錦云和毛主席相識不久時,還發生了出席為她解名的趣聞。
孟錦云從小就熱愛跳舞,并且有著極高的天賦,在舞蹈方面老師一點她就通,深得老師賞識。
孟錦云也沒有辜負期望,12歲的她就順利地考入了空政文工團,成為了一名舞蹈演員。
經過三年的刻苦訓練,1963年,還不滿十五歲的孟錦云便被選中了前往中南海跳舞,可以說,這是當時所有舞蹈演員的夢想。
對于孟錦云來說,這不僅僅是對自己舞蹈能力的認可,更是一種榮譽的象征。
在當時娛樂較為匱乏的環境下,跳舞是大伙兒為數不多的娛樂項目,中南海的跳舞活動,基本上一周就要舉行兩次。
來陪首長們一起跳舞的姑娘,大多是文工團的舞蹈演員。因為這些姑娘經過政治上、生活上、作風上的審查,通過能力上的層層篩選才能進入文工團,是比較放心的人選。
1963年4月的一天,孟錦云和七八個文工團的姐妹們一起,乘坐吉普車來到中南海跳舞,得知自己要和首長一起跳舞,年輕的孟錦云既興奮又緊張。
首長們陸續走了進來,音樂緩緩響起。
周圍的同伴相繼走上前去邀請首長們跳舞,首長們的舞姿并不是特別標準,看著同伴和首長說說笑笑,孟錦云似乎沒有那么緊張了。
這時,一個眼熟的人走了進來,孟錦云經常能在徽章上、手冊上看到他的面孔,是毛主席。
他對著眼前這個膽怯的姑娘笑了一下,孟錦云似乎來了勇氣,她走到了毛主席的面前,做出了邀請跳舞的動作。
毛主席微笑著點頭同意,拉著孟錦云走向了舞臺中央。
陪著主席跳舞,孟錦云心中剛剛消退的緊張又彌漫了出來,她心跳加速、臉頰泛紅,步調、節奏亂成一團。
毛主席和藹地看著她,輕聲說到:“小同志,不要緊張嘛,你的舞步不錯呀!你是不是第一次來這兒跳舞?”
“是的,第一次來。”孟錦云還是沒有放下心中的緊張。
毛主席接著問到:“難怪以前沒見過你,你叫什么名字?”
“孟錦云。”
“錦云,錦上添云,這添云比添花還美呢!你是哪里人?”
“我是湖北的。”
“哈哈,我是湖南人,湖南、湖北,僅僅一湖之隔,我們還算半個同鄉哩!”
在這一邊跳舞一邊閑聊中,孟錦云心中的緊張漸漸消失,舞步也從拘謹變得大方,她和主席漸漸熟悉。
后來,孟錦云幾乎每周都會來中南海陪主席跳舞,毛主席也總稱她為半個小同鄉。
照顧主席,提高自己
后來,她從一個舞蹈演員,變成了醫院護理員。
想著自己既然出來擔任護理員了,就要做出一點成績,但是,很快她便發現了自己的待遇和同事不一樣,評選、晉升都不會輪到她。
孟錦云感到困惑,也感到迷茫,她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和大家一樣被接受呢?
她思考著怎樣解決問題時,突然想到了毛主席,毛主席肯定有辦法,她也相信毛主席一定會幫助自己的。
于是,在熟人的幫助下,孟錦云見到了毛主席。
一別數年,再次相見毛主席還記得這個曾經和自己一起跳舞的半個小同鄉。
孟錦云說起了自己的遭遇和困難,聽到孟錦云現在是護理員,毛主席想到自己身邊剛好缺一個小護士,于是建議孟錦云來自己身邊工作。
孟錦云欣然答應,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留在主席身邊,工作起來也更加方便。
毛主席酷愛讀書,但對于孟錦云來說,讀書并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毛主席經常在床頭放著一部《資治通鑒》,孟錦云觀察到,這本書已經被主席翻爛讀透了,泛黃的紙張,張貼的膠帶,都是主席數次閱讀的證明。
毛主席讀書,常常全神貫注,一讀就是小半天,斜靠在床上,很長時間才變換一次姿勢,接著又是長時間的閱讀。
孟錦云感到好奇,便主動詢問到:“書中有什么,叫主席如此著迷。”
毛主席看著眼前這個小姑娘,說到:“你還年輕,應該多讀點書,書中的知識啊,一輩子都受用。”
的確,孟錦云少年學習舞蹈,后來學習護理,確實沒怎么重視讀書,現在在毛主席身邊工作,工作量也不是特別大,正是讀書的好時候。
毛主席勸孟錦云也讀一讀《資治通鑒》,還送給了孟錦云一本介紹《資治通鑒》的小冊子,給她當入門讀物。
讀完之后,孟錦云及時給主席提供了反饋:“這部叫《資治通鑒》的書,是司馬光寫給統治者當鏡子用的,可是,為什么不從歷史的開始敘述,而要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開始寫呢?”
聽到孟錦云的這個疑問,毛主席很欣慰:“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小同鄉你還是動了腦筋的。人們常說以史為鑒,你是嫌這面鏡子不夠大,照得不夠全面。其實啊,這面鏡子已經不小了,統治者如果認真學習,總會有點益處的。”
后來,在毛主席的影響下,孟錦云注重學習提高自己。
讀歷史書籍加強知識積累,讀古典詩詞提高文化修養,讀現代名篇緊跟時事熱點,孟錦云的休息時間不再無所事事。
經過一段時間書本知識的學習,孟錦云不再抗拒讀書,反而享受獲得知識的過程,以及學習帶來的成就感。
看到孟錦云的踏實與進步,毛主席很是欣慰,二人經常在一起討論書籍,有時孟錦云認真向主席學習,但有時他們各執己見、互相爭辯。
毛主席也從來沒有生氣過,他喜歡這個直爽坦蕩的小同鄉。
后來,毛主席視力逐漸下降,很難長時間地讀書看報,孟錦云便提議,以后自己來為毛主席讀報紙。當毛主席閑下來的時候,孟錦云就拿起報紙走到他的身旁。
先給他認認真真讀完一篇,然后聽著主席的體會,孟錦云也常常分享自己的感受。
他們一起討論國內、國際各項大事,就這樣,孟錦云陪伴在主席身邊自己的見聞也增長了不少。
主席離世,心疼不已
1975年,周恩來總理病重,每天都有專員前來向毛主席匯報周總理病情,毛主席十分關心。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逝世,毛主席非常傷心,他失去了一位最親密的戰友。
周總理悼詞送給毛主席的那天,剛好是孟錦云值班,因為毛主席此時已患有白內障眼疾,孟錦云從小戰士手中接過悼詞,讀給毛主席聽。
孟錦云從未見過主席如此傷心,在她念的過程中,主席慢慢閉上了眼,先是臉頰劃過幾行淚,轉而悲傷崩潰,放聲大哭。
孟錦云含著淚水讀完了悼詞之后,房間里的空氣就像凝固了一樣。
她沉默了,主席也沒有說話,昔日的戰友,如今陰陽兩隔,孟錦云明白二人深厚的情誼和主席心中的悲痛。
后來,毛主席的病情也在逐漸加重。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身邊值班的人也是孟錦云。
晚上,毛主席向孟錦云示意要紙和筆,孟錦云便取來了紙和筆,然后,毛主席在給他的紙上吃力地劃了三道,孟錦云猜不出主席的意思,便找到了張秘書。
張秘書來了之后,毛主席又用手敲木床。
張秘書明白了:“主席是想說三木武夫,他想聽三木武夫的情況,也在考慮中日關系的問題。”
通過歷史,我們了解到三木武夫是一位開明的政治家,他曾公開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這時的三木武夫,正陷入了日本黨內宗派矛盾和政治改革的泥潭中,而他的處境,直接關系到中日關系的進展,所以,毛主席急著知道三木武夫的情況。
政治上的事情,孟錦云了解不多,但令她悲傷的是過了一會兒,房間里只剩下了她和毛主席。
毛主席招呼孟錦云去他身邊,孟錦云看到此刻的毛主席面色蠟黃、非常憔悴,他輕聲地對著孟錦云說了八個字,也正是這八個字,成為了孟錦云心中的痛。
“我很難受,叫醫生來。”主席艱難地說道。
聽到主席這樣說,孟錦云趕忙跑出去找醫生,可是,還沒等到醫生過來,主席就再也沒有睜開過眼。
孟錦云每每回想起這一刻都無比難受,她回憶起自己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日子。
當初自己有難,主席二話不說直接建議她去擔任主席護理員,工作時主席積極配合,工作之余主席建議她多讀書增長本領。
在孟錦云印象中,毛主席一直是一個隨和的人,他熱心地對待身邊每一個人,為了國家的事業,毛主席更是廢寢忘食。
在后來的采訪中,孟錦云回憶到有時候毛主席連續看書、工作三四個小時,為了緩解他的疲憊,自己經常攙扶著毛主席到會見大廳散步。
有過路影片時,也會陪同主席一起觀看,在觀看《雷鋒的故事》時,當影片中出現了雷鋒在大雨中背著老大娘去看病,當老大娘問起雷鋒姓甚名誰、是哪里人時,雷鋒回答到,“我是人民的兒子。”
毛主席聽到后失聲大哭,感嘆一個國家不能缺少英雄。
在觀看電影《創業》時,當看到鐵人王進喜只身跳入泥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時,毛主席失聲痛哭,說為國為民身體力行的人值得贊嘆。
在人們的印象中,毛主席很少流淚,的確,毛主席從來沒有懼怕過任何強敵,他蔑視一切艱難險阻。
對待生活,他也總是樂觀積極,即便是面對至親的犧牲,毛主席也未曾當人面流過淚。
可是,為什么當他看到新中國的兩位人民英雄的事跡時,他的精神世界卻又顯得如此脆弱呢?那一定是他們有著共同的志向:奉獻祖國,改造祖國。
通過毛主席生活中的小事,我們能看到一個更加全面、豐富的主席形象,他生活上不拘小節,在對待國家時嚴肅認真。
盡管身體疲憊不堪,但他牢牢地扛起了治國安邦的責任,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毛主席像是一顆明亮的紅星,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這就是毛主席,為了人民的事業,一息尚存,工作不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