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乃中國近現代史中極具深遠影響之役,其間涌現眾多戰斗英雄。
其中,1951年發生在朝鮮戰場的華川阻擊戰,是中國人民志愿軍頑強阻擊美軍的重要一役。
在敵我力量極為懸殊的這場戰斗中,志愿軍充分彰顯出勇敢無畏、毫不畏敵的精神,令人欽佩不已。
志愿軍20軍58師憑借主動出擊取得了先機,成功確保了主力五個軍的及時撤回。
但是事后,立下大功的58師不僅沒有得到應得的表彰,反而集體挨了處分,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華川阻擊戰的起因
1950 年 6 月,朝鮮戰爭驟然爆發,美國及其盟友竟借“聯合國軍”之名介入朝鮮事務,致戰火蔓延至鴨綠江邊,局勢愈發嚴峻。
為了保家衛國,避免戰火蔓延至中國東北邊境,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0年10月入朝作戰,開始了與美軍及其盟軍的長期對抗。
1951年春天,經過幾次較大規模的戰役,志愿軍已經成功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畔逐漸趕回三八線以南,并于1951年1月攻占了漢城。
然而,隨著美軍在戰場上逐漸穩住陣腳,“聯合國軍”很快發起了新一輪的"春季攻勢",意圖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
在這樣的背景下,志愿軍必須進行有效防御,以遏制聯合國軍的攻勢,華川阻擊戰便是在這樣的形勢下爆發的。
華川地域處于朝鮮江原道中部,其地理位置關鍵至極,是“聯合國軍”自東部戰線向北挺進的關鍵突破口。
因此,志愿軍第20軍第58師在撤回休整途中,臨時奉命在華川地區進行防守,阻止美軍的進攻,爭取時間以便在后面的五個軍能夠及時撤回。
1951年4月,“聯合國軍”在東線戰場集結了大量兵力,企圖突破志愿軍的防線,向北推進。
為了對抗這一強敵,志愿軍第三兵團決定采取阻擊戰的方式,盡可能延緩敵軍的推進速度,為后續的反攻贏得時間和空間。
華川地勢復雜,群山環繞,利于防御作戰,但同時也對志愿軍的后勤補給和兵力調動形成了挑戰。
當時,第58師接到命令,要求他們在華川堅守至少一周的時間,以拖住“聯合國軍”的攻勢,為整個戰線上的戰略部署提供保障。
當時58師剛經過大戰,人員疲憊需要休整。
裝備、火力、人數全部處于劣勢,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必須與擁有強大空中和地面火力的美軍展開正面對抗,壓力可想而知。
二、擅自行動,主動出擊
戰斗開始時,美軍第7步兵師和第1海軍陸戰師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對華川陣地發起了猛烈攻擊。
美軍的進攻方式主要是先以大量火炮和空襲進行火力覆蓋,隨后派出步兵展開地面攻勢。
在面對這種高強度的火力攻擊時,志愿軍第58師充分利用地形,構筑了堅固的工事,并依托坑道進行防守,極大程度地減少了美軍火力的殺傷效果。
志愿軍官兵依靠山間的掩體和坑道,與美軍進行了激烈而膠著的拉鋸對抗。
每當美軍炮火稍停,志愿軍便從掩體中躍出,投入戰斗,用輕武器、手榴彈甚至肉搏來抵抗美軍的進攻。
第58師的官兵們充分發揮了夜戰的優勢,利用夜幕掩護進行滲透和反擊,使得美軍的進攻節奏被嚴重擾亂。
在戰斗過程中,第58師師長黃朝天判斷,美軍在連續幾次進攻受挫之后,士氣有所低落。
為了進一步打擊美軍士氣,并擴大己方的戰果,58師決定采取主動進攻的策略。
盡管這一行動并未得到上級的正式批準,但在當時的形勢下,師部認為此舉有利于阻止美軍進一步的進攻。
夜間,第58師派出部分精銳部隊對美軍陣地發起了突襲,成功擊潰了部分美軍的前沿陣地,并繳獲了一些物資。
美軍在遭到襲擊后,迅速組織反撲,依靠其強大的火力優勢對志愿軍展開猛烈的反擊。
盡管58師的進攻一度取得成功,但面對美軍強大的火力和空中打擊,志愿軍的陣地多次受到嚴重損失。
美軍的反擊異常猛烈,大量的炮火和空襲使得志愿軍在陣地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然而,第58師的官兵們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依然頑強地堅守著陣地,依托坑道、掩體和有利的地形,與美軍展開了頑強的防御戰。
在多日的激戰中,志愿軍官兵們晝夜不息地與美軍周旋,每當美軍發起攻勢,他們便頑強抵抗,并在夜間利用山地的隱蔽性展開反擊,極大地牽制了美軍的行動。
美軍的進攻屢次受挫,逐漸陷入了被動,不得不暫時停止了進攻。
三、為什么要優待俘虜?
經過持續數日的激烈戰斗,58師還是成功拖住了美軍的進攻,為五個軍的撤離修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美軍在華川一線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但由于志愿軍的頑強抵抗,未能實現其突破志愿軍防線的戰略目標。
華川阻擊戰的勝利嚴重打擊了美軍的士氣,美軍怎么也想不明白,裝備和火力遠不及自己的58師居然就這么依靠頑強的戰斗意志取得了勝利。
同時這場戰斗也為志愿軍在第五次戰役中的戰略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并且極大地鞏固了前線的防御力量,有效阻止了美軍的深入推進,使得志愿軍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動權。
然而,在這次戰斗中,第58師卻犯了錯誤,居然在沒有通報司令部就擅自進攻美軍。
好在結果是好的,這仗也確實打得漂亮,組織上也沒有追究58師的責任。
不過58師還犯了另外一個原則性錯誤,那就是在戰斗后處理美軍戰俘的過程中,58師未能嚴格遵守志愿軍的戰俘管理的規定,出現了處決美軍戰俘的情況。
原來是因為華川城是我軍的后勤基地之一,當時美軍在進攻華川城的時候殘忍殺害了志愿軍的傷員和部分后勤醫護人員,這種行為徹底點燃了58師的怒火。
在戰斗勝利之后,58師為此處決了部分美軍戰俘。
這種戰場上的仇殺行為引起了組織的注意,志愿軍司令部立刻對58師進行了處分和嚴肅的批評。
或許有人覺得又是處分,又是批評對58師有些不公平。這么做有些小題大做了,畢竟是美軍殺害我軍傷員,違背國際公約在先,58師不過是以牙還牙罷了。
這就要扯到戰爭的嚴肅性了,戰爭兩國之間因為利益而發生的武力對抗。
無論中外自古以來都有殺降不祥的說法,既然敵人主動選擇放棄抵抗交出武器了,那么最起碼就應該保障對方最基本的生命權,甚至應該給予優待。
從戰爭的成本角度來算更應該優待戰俘,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一旦對方選擇抵抗到底、不死不休,那么我軍也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反之,如果敵人知道投降之后會得到優待,那么他們的反抗意愿也一定會下降很多。
退一萬步講,就算美軍殺害了我方傷員,也應該將這些俘虜交給上級進行審判。
哪怕最后這些俘虜并沒有被槍斃,也能夠在關鍵時刻當作談判的籌碼用來換回我軍俘虜,總之絕對不應該處以私刑。
所以58師這個處分挨得一點都不冤枉。
不過無論如何,58師這一仗還是打出了志愿軍的風采,依靠先發制人穩定住了戰場局勢,并整整拖延了敵人312小時才被換下。
以一師之力,確保了五個軍的安全,功勞不可謂不大。
參考資料:
1、華川阻擊戰:朝鮮戰場阻敵典范之仗——光明網2023-12-13 16:00
2、淪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記華川阻擊戰中朱啟祥政委的幾件事——儒將風范 1995-06-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