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有一座六角重檐攢頂亭。藍色的頂子。在它的里邊,有一個蘭州空戰紀念碑,這座亭子,叫做蘭州空戰紀念亭,我的右手邊,就是白塔山,可以看到白塔山的白塔,它是位于蘭州的朝陽臺上,其實你站在中山鐵橋的南側,遠望白塔山的東邊,就能看見這個亭子,那怎么上來呢?白塔山的旁邊有一條小路,直直上來就到了,開車也可以上來。關于它的故事,今天我就給大家再講一講,我們再來聽一聽。
在蘭州為什么會爆發大規模的空戰?這次空戰在抗日戰爭中又有什么意義?要講清楚這件事,時間就要到1937年,1937年7月??谷諔馉幦鎽馉幈l,1937年8月,《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締約后蘇聯開始積極的援助我國,與我國合作抗日。甘肅是我國抗日戰爭時期重要的國際交通要道,蘭州也是當時抗戰大后方為數不多的省會城市,作為西北重要的國際交通樞紐,蘇聯給予我國的援助和新疆人民籌備的戰略物資,無論陸運還是航空運都會經停蘭州,載具在這里加油,物資從這里轉運,此時的蘭州便成為了西北國際交通線上的重要樞紐,是抗日救國中堅挺的后方力量。
蘇聯援助中國的軍用物資大都通過霍爾果斯進入中國,穿過河西走廊到達蘭州,再進行集散,所以這一時期,甘肅省防空司令部在蘭州成立,形成了以蘭州為中心的全省防控網,并且國民政府又在蘭州設立了中國空軍第四路司令部,統一協調和指揮西北地區的防空作戰。在1937年的10月,蘇聯志愿航空隊也抵達蘭州,參與者在100人次以上,當時的拱星墩機場已經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空軍訓練基地,此外,在蘭州還設有空軍第七站,下轄蘭州及蘭州周邊的五個軍用機場。
所以對抗戰的后方力量和當時的中國空軍力量的打擊,是日本侵略者的首要目標。從1937年到1942年,日軍試圖拔掉蘭州,這個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對蘭州展開了為期近5年的無差別轟炸,共出動676架飛機,空襲蘭州36次,投彈2738枚。1939年,日軍相繼占領武漢和廣州后,轟炸重慶就成為了他們重要的軍事行動之一。同時,包括蘭州在內的許多后方城市也依然是他們的轟炸目標。1939年2月5日,日軍再次空襲蘭州,當時的山西運城機場已被日本占領,駐守蘭州的空軍尾隨完成任務的日軍飛機,在運城機場內炸毀了日機40余架。
但這次勝利也導致了日軍對蘭州的報復性轟炸,2月9日到2月23日,日軍對蘭州的貧民區和居住區也展開了大規模的轟炸。唐代普照寺被炸就是在這一段時間。直到1941年,日軍還在轟炸蘭州,但中蘇的空軍力量也在空中和地面不斷地進行著反擊。普照寺被炸毀后,留下了一口泰和鐵鐘,放在了蘭州市五泉山里的猛醒亭內。當年鄧寶山的妻子崔錦琴及其子女也在空戰中遇難,被埋葬在了蘭州的鄧家花園里。關于這一段,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位于白塔山東側的朝陽臺上要從九州大道繞進去,走上紀念亭要邁55級臺階,而這55級臺階,紀念的是在蘭州空戰中殉難的55名中蘇烈士。蘭州空戰紀念碑的背面,不僅記載有抗戰時期日本空軍空襲蘭州的罪行,同時還為我們講述了一段塵封已久的故事。
來源 | 《歲月蘭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歡迎留言、轉發、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