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獨家|2025口腔醫學究竟有多少畢業生?

在“2025年口腔畢業生將達15萬人”的說法引發廣泛關注的當下,行業內外的討論愈發熱烈。從高考季的刷屏言論,到各大平臺和AI模型紛紛給出的不同預測,數字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對口腔醫學教育與行業發展的深層思考。
然而,真正的問題并不在于預測數字的大小,而在于所依據的前提是否準確。很多AI模型之所以得出“錯得自信”的結論,源于其在混亂的數據基礎上進行推理的過程。這種結構性誤導使得行業內的決策者面臨更大的挑戰,無法以科學的數據基礎制定合理的發展策略。
為了更清晰地了解未來的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生數量,好的牙DataLab以2020年本科和2022年專科的正式錄取數據為基礎,運用90%的畢業率假設,測算出2025年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生約為26,133人。
這個數字雖然不算龐大,卻揭示了更為復雜的行業結構問題。 在分析這一數據時,我們發現口腔醫學畢業生的結構分化明顯。
本科生和專科生的比例并未達到“學歷均衡”,而是以專科生為主,專科畢業生人數約為本科的1.7倍。
這一現象在行業內引發了對人才結構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在缺乏清晰崗位分層機制的情況下,結構錯配的風險愈加明顯。
此外,地區間的人才分布也呈現出不均衡的狀態。若以省份為單位分析,部分地區的本科生占比極低,存在“高產但低質”的風險。這樣的結構不僅影響了行業人才的培養質量,更可能造成未來的用人困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口腔醫學行業亟需對人才結構進行重新審視。如何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優化畢業生的分配,以及如何創建有效的崗位分層機制,都是當前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通過對這一系列數據與背景的深入分析,我們希望為讀者提供一個更為清晰的視角,幫助他們理解未來口腔人力資源的走向,以及行業發展的潛在挑戰與機遇。
2. 202506 | 全國口腔機構新注冊減緩,凈增長同比升41%
在全國口腔機構的市場動態中,2025年6月的注冊和關停情況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隨著全國口腔機構在經歷了年中高點后,整體逐漸進入“增速放緩、結構調整”的平穩期,新注冊的機構數量顯示出明顯的變化。
當月新增注冊機構為1,137家,環比下降6%、同比下降15%。這一趨勢已持續兩個月,反映出市場入局的節奏趨于理性。與此同時,關店的數量也環比回升至252家,但同比依舊下降了64%。
這一現象表明,退出市場的壓力正在減輕,為凈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從區域分布來看,頭部省份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廣東、河北、河南、山東、四川五省合計貢獻了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凈增長。然而,西部部分省份雖然增幅突出,但整體體量仍然較小,區域發展差距依然明顯。這種情況值得業內人士深入思考,如何在不同區域內實現均衡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6月的凈增長達到885家,環比下滑10%,但較去年同期卻增長了41%,這一點為整個市場的穩步擴張注入了信心。如何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把握機遇,成為從業者關注的焦點。
本報告基于好的牙DataLab的月度數據庫,系統梳理了全國口腔醫療機構的注冊與關停動態,呈現出最新的趨勢和區域格局。
行業從業者在研判形勢時,必須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以調整自身的戰略規劃。 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如何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將是未來的挑戰與機遇并存。對于亟需轉型的從業者而言,理解市場動態、把握行業脈搏顯得尤為重要。
在這一過程中,行業內的專家和學者也在不斷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如何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未來,面對不斷調整的市場結構,如何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將是每一個從業者都需認真思考的問題。
3. 202505 | 口腔醫械注冊進入調整期,個性化修復方向仍熱
在口腔醫療器械行業持續轉型的背景下,注冊數據正成為觀察市場動態的重要窗口。今年5月,全國共完成26項口腔醫療器械注冊,盡管總體數量較前幾個月有所下降,但其中的內在結構變化和技術關鍵詞的更迭仍然值得關注。
隨著國產替代的穩步推進,本月境內注冊產品占比達到73%,顯示出國產品牌在市場中的不斷增強。與此同時,進口注冊數連續兩月回落,尤其是高值三類產品的占比下降,似乎在反映全球產品結構正經歷適應性調整,逐步向中低端市場傾斜。
在技術層面,“個性化基臺”依舊是注冊關鍵詞的重中之重,個性化修復的需求持續升溫。除了這一熱點外,種植體系統和組織修復材料的注冊頻率也保持穩定,這些都表明基礎市場的剛需依然旺盛。
此外,增材制造和數字化診療設備等關鍵詞的出現,雖然頻次相對較低,卻在產品類型和技術形態上展現出新興趨勢的潛力。這些技術的發展無疑為行業的未來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在注冊總量回調和市場結構再平衡的交匯期,企業如何精準識別結構性機會,監管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躍遷,成為了影響口腔產業生態的重要命題。行業參與者需要認真思考并應對這些變化,以便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發展趨勢。
這一切都在提醒我們,口腔醫療器械行業正處于一個關鍵的轉型期,如何抓住機遇、適應市場變化將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
4. 牙科貿易:2025年5月出口同比增11.1%,牙科椅進口激增
2025年5月,牙科類商品進出口總額達17.05億元,環比下降6.89%,在連續兩月保持高位后,出現階段性回落。
出口金額錄得9.22億元,雖環比下滑,但同比仍增長11.1%,顯示出海外需求的相對韌性。與此同時,進口金額為7.83億元,環比、同比雙降,內需修復壓力持續。
本月商品結構分化較明顯。牙科用椅進口額環比大幅躍升,同比增長逾5倍,成為進口增量核心支撐。
相較之下,牙鉆機等設備的出口則環比下降近五成,表明高值品類需求波動明顯。假牙和修復類產品的出口保持增長,清潔護理用品延續高位平臺。
回顧前五個月,市場呈現“先抑后揚再震蕩”的格局。3月反彈后,4月沖高,5月調整,復蘇動能轉入整理期,后續走向有賴于內需恢復與外貿穩定。
在復蘇節奏仍不均衡的背景下,5月牙科類商品的進出口結構和關鍵變量變化將幫助從業者把握市場動能轉折,識別潛在風險與機會。
整體來看,2025年5月口腔商品進出口數據呈現“高端設備分化回暖、清潔護理持續增長、傳統耗材承壓延續”的結構性特征。
裝有牙科設備的牙科用椅進口金額大幅增長至1,470萬元,環比增長298.44%,同比增長528.32%,顯示出高值設備采購節奏明顯加快。
然而,牙鉆機產品的表現則較為疲軟,進口和出口金額均出現顯著下滑,顯示整體需求仍處于調整期。與此同時,清潔護理類產品的進口和出口均表現良好,反映出日常耗材的剛性需求。
面對這些市場動態,行業從業者需要密切關注進口和出口的變化,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未來的發展將取決于內需的恢復與外需的支撐,市場的復蘇路徑仍需進一步觀察。
【特別鳴謝】如果本文有錯漏之處需要勘誤,請聯系我們的客服,屆時我們會為您準備小禮物,感謝!
【免責聲明】上述內容源于公開信息,可能存在不準確性,僅供參考。本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與決策建議,好的牙不對因使用本資料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并對本內容擁有最終解釋權。文中圖片均已獲版權方授權
@好的牙口腔行業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