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正式開啟,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市疾控局、市愛衛辦主辦,市健康促進中心、上海健康頻道承辦的健康科普大平臺——“上海健康播報”發布了新一期的健康提醒。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普外科診療中心副主任兼整形燒傷皮膚外科主任董晨彬表示,暑假孩子們參加各種戶外活動時,牢記安全第一位。首先是遵守活動規則,聽從老師或帶隊人員安排,不私自離隊、不單獨行動,記住老師或帶隊人聯系方式、集合地點和路線,學會使用手機求助。第二,不私自下水游泳,要去正規、有救生員的泳池或水域游泳,不到危險水域玩耍。此外,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多補充水分,穿著透氣衣服,發現不適,及時報告。董主任特別提醒,在公園、綠地等游玩,很容易與蜱蟲“狹路相逢”,要盡量穿著淺色長袖長褲,減少皮膚暴露,避免長時間在草地、灌木叢、樹林中坐臥。回家后及時檢查有無蜱蟲攀附和叮咬,特別是頭發內、耳朵、手臂下方、膝蓋后側、腿根部等隱蔽部位。如被蜱蟲叮咬,切勿生拉硬拽,第一時間前往醫院處理。
在外旅行游玩要掌握急救知識,尤其是這幾點:如遇同伴溺水,第一時間呼救并尋求成人幫助,不擅自下水救人,應拋投救生圈、漂浮物等;如遇輕微擦傷,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如遇骨折、扭傷,不隨意搬動傷者,等待專業救援;有創口、流血,用干凈紗布或布按壓止血,如深度傷口、不易止血則應立即送醫,如果有條件可以選擇能美容縫合的醫院;摔傷、頭部受傷,如有嘔吐、頭暈、昏迷等癥狀,及時送醫;如遇動物咬傷,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懷疑有毒的話,可在靠近心臟的一端捆扎下,但不要過緊以免血流不暢,然后盡快送醫;如遇中暑,讓患者到陰涼通風處休息,解開衣服,補充淡鹽水或飲用水,如有昏迷、高熱等嚴重中暑癥狀,及時送醫。
有家長說,孩子放假天天睡懶覺,晚上怎么叫都不肯睡,怎樣幫助孩子建立假期健康的生活節奏?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金金分享簡單有效的心理妙招:孩子的大腦對光線變化高度敏感,家長在早上拉開窗簾留條縫,讓陽光溫柔地喚醒孩子,比傳統鬧鐘更有效。即使孩子前一天睡得較晚,家長也應在第二天固定時間,如上午9點前,讓孩子接觸陽光。堅持三天,孩子的生物鐘會逐漸恢復健康節奏。孩子假期熬夜,常因白天沒玩夠或壓力未釋放。家長與其直接說“不準玩手機”,不如和孩子一起“先做點別的”,如下午安排1小時運動,用打球、跳舞等來消耗體力;晚飯后組織家庭桌游或電影時間,滿足娛樂需求。當孩子覺得“白天更有意思”,晚上自然不會硬撐。
不少家長自身熬夜,卻要求孩子早睡,容易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建議全家共同營造“儀式感入睡”氛圍:睡前1小時關閉大燈,只留暖光臺燈,共同閱讀或輕聲交流。昏暗的光線能有效刺激褪黑素分泌,比單純說教更具說服力,有助孩子自然入睡。
暑假孩子在家時間增加,親子相處時間多,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博士黃翔說,暑假要給孩子的大腦留白的時間,大腦的創造力在集中模式和發散模式之間出現,每天保留一些“自由時間”,允許孩子自主安排,減少過度干預帶來的對抗。
原標題:《外出參加戶外活動,如何保證安全?這期健康提醒聚焦暑期話題》
欄目編輯:郜陽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