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財經訊——在全球貿易舞臺上,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再宣稱貿易協議近在咫尺,然而與日本的談判卻讓這一豪言蒙上陰影。面對僵持不下的談判局勢,美國政府內部的混亂、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日本的強硬態度,讓這場貿易博弈變得異常復雜。
匯通財經APP訊——在全球貿易舞臺上,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再宣稱貿易協議近在咫尺,然而與日本的談判卻讓這一豪言蒙上陰影。面對僵持不下的談判局勢,美國政府內部的混亂、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日本的強硬態度,讓這場貿易博弈變得異常復雜。
談判陷入僵局:美日貿易博弈升級
美國施壓升級,威脅加碼懲罰措施
自2025年初以來,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與日本展開了數周的密集談判,試圖達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然而,談判進展緩慢,雙方在關鍵問題上分歧明顯。據知情人士透露,5月下旬,日本官員抵達華盛頓時,美方明確警告:若無法盡快達成協議,談判重點將從降低特朗普近期實施的關稅轉向對日本實施更嚴厲的懲罰性措施。其中,美國甚至提出可能限制日本對美出口汽車數量的“自愿出口限制”政策,這一舉措被視為對日本經濟的直接威脅。
日本堅守底線,拒絕妥協
面對美國的強硬姿態,日本談判團隊毫不退讓。從談判伊始,日本官員就明確表示,任何保留特朗普25%汽車關稅的協議都不可接受。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多次率團前往華盛頓,與美方保持近乎不間斷的溝通,但始終堅持降低關稅的立場。日本方面擔心,若接受高關稅協議,不僅會引發國內民眾的不滿,還可能動搖首相石破茂的少數派政府,尤其是在7月20日即將舉行的參議院選舉前夕。
特朗普的“強硬牌”:混亂信號引發爭議
特朗普社交媒體“喊話”加劇緊張
周二(7月1日),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臺發帖,公開指責日本“不肯購買美國大米”,并聲稱“只需一封信”就能解決問題。他甚至暗示,這封信可能要求日本支付額外款項,或對日本汽車實施更嚴厲的關稅限制。此前一天,他在接受福斯新聞采訪時更直白地表示:“日本不買我們的車,我們也可以不讓他們的車進來。”這種高調的言論不僅讓日本感到困惑,也為談判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
“解放日”關稅的陰影
特朗普在“解放日”對數十個國家實施了對等關稅,隨后宣布暫停這些關稅,并承諾在7月9日前達成一系列貿易協議。然而,與日本的談判僵局表明,這一目標遙不可及。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曾表示,部分國家可能獲得延期,但特朗普隨即表示,他更傾向于“縮短最后期限”,甚至聲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這種反復無常的政策信號讓日本和其他貿易伙伴無所適從,既不清楚白宮的真實意圖,也無法確定談判的最終期限。
談判背景:樂觀預期與現實落差
早期的雄心壯志
今年4月,特朗普的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曾信心滿滿地表示,政府可以在90天內達成90項貿易協議。5月初,美國與英國達成一項有限協議后,特朗普進一步宣稱,更多協議將接踵而至。美國官員一度認為,日本有強烈的動機達成協議,因為一項有利的貿易協定能夠鞏固石破茂政府的地位。然而,現實遠比預期復雜。
關稅加碼與政治阻力
在談判進行的同時,美國突然將全球鋼鐵關稅提高一倍,且針對木材、半導體和關鍵礦物的“國家安全關稅”也在醞釀中。這些未經事先溝通的關稅調整讓日本等國家感到措手不及,也加劇了談判的復雜性。日本國內對高關稅的抵制情緒高漲,部分官員擔心,若協議無法顯著降低關稅,可能引發國內政治危機,甚至導致石破茂政府在選舉中失利。
全球視角:其他國家的反應與挑戰
加拿大與韓國的談判困境
與日本類似,美國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同樣困難重重。6月,特朗普突然將對加拿大鋼鐵的關稅加倍,導致雙方談判一度破裂。盡管加拿大取消了數字服務稅計劃后,雙方宣布重啟談判,但分歧依然存在。與此同時,美國與韓國的新一輪談判也在推進,但韓國對美國電商公司的監管措施引發了美方不滿,談判前景不明。
東南亞國家的兩難選擇
在亞洲,特朗普政府要求越南、柬埔寨等國對中國采取更強硬的貿易立場,阻止中國通過這些國家向美國出口商品。然而,東南亞國家不愿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導致談判進展緩慢。一位亞洲經濟官員坦言,地區國家與中美均有緊密經濟聯系,美國的要求難以在短期內實現。
歐盟的謹慎態度
在歐洲,美國與歐盟的談判看似取得進展,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明確表示,涉及歐盟主權決策的議題“絕對不可觸碰”。這表明,即便在相對順利的談判中,特朗普的強硬策略也可能因對方國內政治考量而受阻。
國內質疑:特朗普策略引發爭議
共和黨內部的不滿
特朗普的貿易策略不僅讓貿易伙伴困惑,也引發了國內共和黨人的質疑。在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聽證會上,路易斯安那州參議員約翰·肯尼迪對盧特尼克的談判策略表示困惑,稱其目標和執行方式令人費解。北達科他州參議員凱文·克萊默則指出,達成協議所需的時間可能遠超政府預期,但他對談判的最終結果仍保持信心。
前官員的客觀分析
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貿易代表的邁克爾·弗羅曼指出,貿易談判因涉及各國國內政治而異常復雜。他提醒道,其他國家的政治考量往往會影響談判進程,而特朗普政府的強硬姿態可能進一步刺激對方的抵制情緒。
總結:貿易博弈的未來何去何從?
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高關稅和強硬談判重塑全球貿易格局,但與日本的僵局表明,這一策略面臨巨大挑戰。美國的反復無常、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日本的強硬立場,讓雙方難以找到妥協點。與此同時,其他國家如加拿大、韓國和歐盟的談判也因國內政治和經濟利益的沖突而進展緩慢。特朗普的豪言壯志或許為他贏得了國內支持,但要將這些承諾轉化為實際協議,依然任重道遠。隨著7月9日最后期限的臨近,全球市場正屏息以待,觀察這場貿易博弈將如何收場。
對美元的影響
特朗普的強硬關稅政策和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可能對美元匯率造成雙向壓力。一方面,高關稅和對等貿易措施可能被市場解讀為美國經濟保護主義的加強,這通常會推高美元,因為貿易壁壘可能減少進口、改善貿易逆差,從而短期內支撐美元價值。尤其是在特朗普威脅對日本汽車實施更高關稅或限制出口的情況下,美國國內制造業可能受益,增強市場對美元的信心。
然而,談判僵局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可能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削弱美元吸引力。如果日本或其他貿易伙伴采取報復性措施(如提高對美國商品的關稅或限制出口),全球貿易戰風險上升,可能導致美元走弱。此外,特朗普政府內部政策的不一致性(如關稅期限的反復調整)可能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政策穩定性的擔憂,進一步壓低美元匯率。
對金價的影響
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的全球經濟動蕩通常利好金價。作為避險資產,黃金在貿易戰升級、地緣政治緊張或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時往往受到追捧。如果美日談判繼續僵持,并導致“解放日”關稅重啟,全球市場可能面臨新一輪波動,投資者可能轉向黃金以對沖風險,從而推高金價。
另一方面,若美國成功與部分國家(如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或美元因保護主義政策短期走強,金價可能面臨一定下行壓力,因為避險需求可能減弱。然而,鑒于當前談判的復雜性和特朗普政策的不可預測性,市場更可能傾向于避險情緒,金價短期內可能保持上行趨勢。
北京時間13:58,現貨黃金現報3338.55美元/盎司。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匯通財經無關。匯通財經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