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拿到孩子的高考成績,換算成位次后,就會面臨一個問題,該怎樣給孩子選大學。打開資料或智能軟件你會發現,你家孩子能上的學校太多了,多達幾百個。加上現在各省能報的志愿挺多的,比如遼寧能報112個,河北能報96個,河南能報48個,通常每個志愿還可以報6個專業。如何把這么多的志愿和專業進行排序,可不容易。
沖穩保排序是最合理的嗎?
現在排序最通常的做法就是沖穩保,你一定在很多直播間里聽說過。就是把分高的學校放前面沖,把和自己的分數接近學校放中間穩,把分低的學校放后面保。這樣做好嗎?如果你實在沒有其他辦法,這樣排序也可以,而且省事,但這樣報絕對不是最合理的做法。
看一個真實事例。
去年我家附近的一個孩子高考583分,可以報省內的很多好學校,比如河南大學、河南理工、河南科技等,而且大多能讀到喜歡的熱門工科專業。家里人也很高興,志愿表就是按沖穩保進行了排序,前面沖了幾所211學校,結果“幸運”地被海南大學錄取了,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拿到通知書的那天,一家人沒有一點高興勁。
通過這個事例,我想讓大家明白,不能僅按分數高低簡單排序,而應把喜歡的志愿往前放,按著自己的喜好來,可通過逐個對比的方式確定順序,把最想讀的志愿放在最前面。
具體該怎么做呢?
首先要卡位次,確定肯定能上的志愿,再以其中自己又能上又喜歡的志愿為基準,將前面沖的志愿與它比較,最后按喜好調整順序,把最喜歡的志愿放在最前面。專業排序也是同樣的道理。比如說,你特別喜歡計算機專業,那就把計算機專業相關的志愿往前排,別管它分高分低,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沖志愿,我們到底要沖什么?
既然是“沖”,說明以我們的分數,這個學校我們大概率是夠不到的。如果能沖到,可能也要犧牲一部分利益(比如專業不滿意)。那么我們又會得到什么呢,會得到院校檔次的提升,會得到這個學校的名氣帶來的光環,會得到更好的學習環境。
這時你要讓孩子靜下心來,自己想一想,這些是不是自己最想得到的。與你理想的學校與專業相比,哪個最喜歡,哪個最想去讀。然后再做出決定。
這兩天,河南的郭恩惠多次上了熱搜,他放棄了北大的護理專業,又重考清華的“瘋狂”之舉,引發了很多熱議。看了郭恩惠的事,我們是不是也再問問自己,放棄自己喜歡的專業沖“名校”,值得嗎?
平行志愿規則,你真的懂嗎?
很多家長以為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幾個志愿不分先后,隨便填。大錯特錯!平行志愿可不是平等志愿,它是有先后順序的,錄取時會從上往下依次檢索的。考試院和大學在錄取的時候,會默認考生把自己最喜歡的學校放在了前面。就像你去買東西,你肯定先把最想買的東西放在最前面,方便結賬的時候先拿到。志愿填報也是一個道理,你得讓考試院和大學知道你心里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志愿排序很重要,你要把自己最喜歡的志愿往前放。
孩子的志愿填報,是關系著孩子一生的大事,我們一定要慎重對待,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從,要打破思維慣性,按自己的喜好把喜歡的學校和專業放前面,做出一份自己和孩子都滿意的志愿清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